动态不平顺是指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反映,主要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检测。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分为峰值管理和均值管理。动态不顺检测项目有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复合不平顺、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动加速度、轨距变化率等。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四级:I级为经常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Ⅳ级为限速标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用轨道质量指数(TQI)
铸钢铁垫板推荐
动态不平顺是指轨道不平顺的动态反映,主要通过综合检测列车进行检测。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分为峰值管理和均值管理。动态不顺检测项目有轨距、水平、轨向、高低、扭曲、复合不平顺、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动加速度、轨距变化率等。各项偏差等级划分四级:I级为经常保养标准,Ⅱ级为舒适度标准,Ⅲ级为临时补修标准,Ⅳ级为限速标准。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的动态质用轨道质量指数(TQI)评定。
对综合检测列车发现的Ⅲ级及以上偏差处所应及时安排临时补修;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区段和超过经常保养偏差管理的处所,应安排经常保养;对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及时分析原因,安排整修;Ⅳ级偏差处所,或Ⅲ级偏差且车辆动力学指标超限处所应立即限速。

预防整治措施(1)按规定在道岔及其前后线路上安装足够地、有效地防爬设备。(2)加强捣固,填满夯实道床。(3)整修尖轨跟端双头螺栓,及时更换磨损失效栓或套管,同时堆焊、整平磨损的间隔铁、夹板和螺栓孔。(4)加强联结零件的养护维修,发现松弛和失效零件,及时紧固或更换。(5)消灭大轨缝,更换长度不足的短轨,消除因行而拉大的轨缝,补足并上紧防爬设备。
零件松动、失效和缺落产生原因(1)养护不良,如道床捣固不,使道岔各部分现暗坑、吊板,加大了过岔列车对线路的冲击,道岔振动加剧,零件松动、失效。(2)忽视零件的及时整修,日常养护时检查漏项制定作业计划时,未按项认真调查,应整修时长久放置不管,引起零件失效。(3)作业不良,不明确零件作用和规格;不熟正确的零件安装作业方法,造成安装错误,作业而破坏其他零件,造成新病害。
预防整治措施(1)重视综合性整体维修,加强零件的养护维修。按标准图和有关规定,逐组按项对照调查,列入作业计划,逐项整修。加强空吊板的捣固,减少列车冲击造成的零配件松脱。(2)健全检查整修制度,及时发现病害,及时进整修,经常保持零件的完好状态。(3)严格要求正确作业方法,熟悉道岔各部分零件的作用,认真执行作业标准,预防病害的发生。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较长距离不密贴产生原因(1)尖轨50mm断面内刨切长度不够。(2)尖轨顶铁过长,尖轨补强板螺栓凸出(3)扳道器或转辙机的位置与尖轨动作拉杆的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4)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正确。(5)钢轨内侧有肥边。(6)基本轨横向移动。(7)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8)、二位连接杆与尖轨耳铁连接的距离不合适(9)基本轨、轨撑、滑床板挡肩之间有离缝。

使用时,将E型弹条4的一端插入到固定插筒3的内部,使E型弹条4的外表面与绝缘轨距块5的顶部相接触压紧,通过将防转套件10顶部的插块11插接在凹槽9的内部,使防转套件10放置在固定螺母8的底部,将组合好的固定螺母8和凹槽9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杆14的外表面,当螺纹孔12与连接螺杆14的一端向对齐时,通过特定的转具转动螺纹孔12内部的螺纹杆13,使螺纹杆13延伸至连接螺杆14的内部,因螺纹杆13与连接螺杆14的一侧面相接触从而无法进行左右移动,来限制组合好的固定螺母8和防转套件10转动,因固定螺母8的大直径值大于固定插筒3的大孔径值,使E型弹条4放置在固定插筒3的内部不能取出,使得E型弹条4具有了防盗性,当需要更换或检修E型弹条4时,需要与转动凹槽16相适配的转具才能转动螺纹杆13从连接螺杆14收缩,从而使得组合的固定螺母8和防转套件10具有可旋转性,从而取下固定螺母8。
(6)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面进行防水处理。
3.桥梁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1)轨道板组成: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及凹槽周围弹性垫层等组成。
(2)道床板、底座沿线路纵向在梁面上分块构筑,分块长度在5.Om~7.0m范围,相邻道床板及底座的间隔缝为lOOmm,道床板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底座宽度为2800mm,直线地段底座厚度不宜小于210mm,曲线地段底座内侧厚度不应小于lOOmm。
(3)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或预埋钢筋与桥梁连接,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粱面进行拉毛处理。
(4)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5)底座顶面设置隔离层。对应每块道床板,底座设置限位凹槽,凹槽的形式尺寸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凹槽侧面设弹性垫层。
(6)底座范围内,粱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
(7)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根据计算确定。
4隧道地段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1)轨道板组成: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组成。
(2)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上结构,直接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构筑:道床板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其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3)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4)距洞口200mm,隧道内道床板结构与路基地段相同。其余地段的道床板结构根据相应的设计荷载确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