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的起源
早期戏剧曾有露天或半露天的演出史,都以日光为光源。但随着演出场所搬进室内或夜间演出,开始出现了舞台灯光。据文字记载,1102年后,北宋的汴梁,每逢元宵节都演出“百戏”,看台楼下用坊木垒成舞台,台两旁的垛楼上各挂灯球一枚,大有丈余,内燃椽烛,这是人造光源之始。16世纪欧洲如在室外夜间演出,则用浸过树脂的绳子制成篝灯作为光源。15~16世纪间,
演出灯光设备租赁价格
舞台灯光的起源
早期戏剧曾有露天或半露天的演出史,都以日光为光源。但随着演出场所搬进室内或夜间演出,开始出现了舞台灯光。据文字记载,1102年后,北宋的汴梁,每逢元宵节都演出“百戏”,看台楼下用坊木垒成舞台,台两旁的垛楼上各挂灯球一枚,大有丈余,内燃椽烛,这是人造光源之始。16世纪欧洲如在室外夜间演出,则用浸过树脂的绳子制成篝灯作为光源。15~16世纪间,意大利布景师进行了色光照明的试验。17世纪初意大利人在演出中做过控制灯光骤暗的各种试验。
舞台灯光按光学结构分类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泛光系统是指可以发出均匀柔和的光线并能照射出一定方向灯光的灯具。单独的泛光灯、顶排灯、脚灯和幕灯等一般用于照明天幕、绘画布景或演区。聚光系统指能发出定向并能控制光区范围的灯具。一般是用折射原理,通过透镜投出不同的光斑。
数字调光器特点
使用单片机技术,为DM512数字信号。数字调光台使用方便(特别是大回路),其调光功能、备份功能、编组功能、调光曲线等均优于模拟调光台、性能价格也比较合理,很受用户欢迎。常见的有12路、36路、72路、120路、240路、1000路等,每路多为2KW、4KW、6KW、8KW等。在了解了灯位、灯具特点和控制设备及换色器后,就可以根据各自特点、使用规模的大小、用灯繁简,因地制宜地设计出正确的使用方案了。
舞台正面灯光
在舞台前沿正前方做两道舞台面光,用做舞台的主光,面光主要用来满足人物正面对光的需要和突出人物表情的刻画、更生动的勾画出演员的表演特点,由于面光位置距离舞台较远,所以面光选用了本厂生产的2KW聚光灯16台和2KW回光灯20台;聚光灯投射距离远光照强;回光灯投射角度宽光斑大适用于铺光提高舞台照度;并安装了面光灯换色器用于变换灯光颜色烘托舞台剧情场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