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如何通过叶片吸收?
叶片是制造养分的重要, 叶片有三种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一是通过分布在叶片的气孔。叶面肥是一种新型的液体肥料,可直接喷洒于叶面表面,自2015年起就受到的大力推广。另一途径是通过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孔。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由此可知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气孔和角质层上的羟基和羧基亲水孔,后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
叶
植物叶面肥价格
叶面肥如何通过叶片吸收?
叶片是制造养分的重要, 叶片有三种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一是通过分布在叶片的气孔。叶面肥是一种新型的液体肥料,可直接喷洒于叶面表面,自2015年起就受到的大力推广。另一途径是通过叶表面角质层的亲水孔。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由此可知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气孔和角质层上的羟基和羧基亲水孔,后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
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它分为材料营养叶面肥和功能营养叶面肥。材料营养叶面肥就是提供微量元素肥料和的叶面肥,功能营养叶面肥就是为作物提供生命本源营养的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扬花期喷肥要错开上午9时至11时和下午3时至6时两个扬花高峰期,否则花粉管会因吸水而胀裂,影响受精结实,导致减产。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

果树叶面喷肥的实施技术
果树叶面喷肥的实施技术:
肥液要加湿润剂果树叶片上都有一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比较困难,可在叶面肥溶液中加入适量湿润剂(中性肥皂、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提高叶面喷肥的效果。
选择适宜的喷施时间叶面喷肥注意不要在高温时进行,在无风的阴天里,可全天喷施;晴天要在上午10时前及下午5时后喷施。
要有足够的喷施量果树吸收叶面肥溶液的量和喷施量成正比,适宜的喷施量是肥液在叶片上达到欲滴未滴的状态。3、用量省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特别是对于硼、锰、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部施肥通常需要较大的用量,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很好提高叶面肥施用浓度。这样不仅能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而且浓度越高进入叶片越快。同时要根据天气和果树长势采用适宜的浓度,一般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2%,磷酸二氢钾0.2%-0.4%,三元复合肥0.4%-0.5%,草木灰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硫酸锌、柠檬酸铁、硫酸镁等的浓度为0.08%-0.15%。
要侧重喷施叶背面养分是通过叶片气孔吸收进果树体内的,叶片气孔主要在叶背面,故叶面喷肥时主要喷施叶背面,喷嘴要朝上,雾点要细,以利于肥液的渗透和吸收。同时,喷施量不要过大,以叶片不滴水为宜,以防肥液积聚叶尖产生肥害烧尖。
要对症喷肥要看果树的长势喷施叶面肥。根据其对作物的不同调节作用,可分两类:促生长的,如920、802、乙烯利、生长剂等。如果果树长势弱、枝叶伸长缓慢、叶片呈黄色或淡黄色,这表明果树缺氮缺铁,应当以喷施氮肥为主,并适当喷施和磷肥、钾肥。如果叶大嫩绿、枝条间节过长,表明氮肥充足,应当以喷施磷肥和钾肥为主,适当喷施一些微量元素。对于微量元素来说,叶面喷肥是主要方式,它的效果优于土壤施肥。
进口液肥有哪些好处
进口液肥有哪些好处?进口长效液肥,以氨基菌素母液为基本载体,并配融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综合调制出的一款适合于农作物生长的长效叶面吸收肥及冲施肥。用后作物发生病害、强烈耐冻、具有大幅度的增产效果,可与其他液肥叶面肥及冲施肥同地块对比产量。
进口液肥具有以下特点:
1、替代追肥,吸收空气中的氮,迅速分解土壤中固定和不易被吸收的磷、钾,补充锌、铁、锰、硼、钼,等七十多种土壤稀缺中微量元素,改良土壤。
2、增强抗虫、抗病、抗旱、抗寒、耐涝、抗干热风、抗盐碱、抗重茬、抗病毒,并能解除药害、肥害。
3、促根壮苗、保花保果、保苗、膨果亮色、提高作物授粉能力、苗期加快生育能力,后期平衡营养,不旺长、无弱苗、提前成熟,防止落花、落果、延长农作物坐果期及生育期, 提高产量20%-40%。
4、挽救老化植株,防止农作物早衰,补充作物肥力和生长动力,对作物生理害有一定的作用,复活率可达89.6%。具有良好的养分释放调控功能,实现动态平衡。减少土壤中含量,是开发无公害生态农业和无土栽培的理想产品。
5、拌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根壮苗、苗齐苗壮、减少作物苗期病害、虫害、抗自然灾害能力增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