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古老的铜塔——显通寺铜塔编辑显通寺铜塔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铜殿前。原为五座,另三座已毁。此二塔为覆钵式、楼阁式和亭阁式相结合的铜塔,铸造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铸造者是曾到云南化缘的妙峰禅师。于是,供奉文昌帝君和在家里或办公室安放袖珍文昌塔就不以为奇了。铜塔耸立在石台之上。塔的下部为须弥座,座上为覆钵,上置十三层楼阁式塔身,塔身之上又有重檐亭阁,上才是
铜雕塔寺庙摆件
现存古老的铜塔——显通寺铜塔编辑显通寺铜塔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铜殿前。原为五座,另三座已毁。此二塔为覆钵式、楼阁式和亭阁式相结合的铜塔,铸造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铸造者是曾到云南化缘的妙峰禅师。于是,供奉文昌帝君和在家里或办公室安放袖珍文昌塔就不以为奇了。铜塔耸立在石台之上。塔的下部为须弥座,座上为覆钵,上置十三层楼阁式塔身,塔身之上又有重檐亭阁,上才是塔刹。总高8米。塔身上布满了各种装饰花纹和各种姿态的神像,精细、玲珑、秀美。


位于峨眉山伏虎寺大雄殿左侧塔亭内。铸造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永川信士万华轩施铸。原存圣积寺,故称圣积寺铜塔。此二塔为覆钵式、楼阁式和亭阁式相结合的铜塔,铸造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铸造者是曾到云南化缘的妙峰禅师。又因塔身铸有《华严经》全文,故又名华严塔。塔身呈八方形,通高5.8米,为十三级楼阁式钢塔。塔基为须弥座,上置瘦长覆钵式塔身,高96厘米,正面设塔门,额铸正书阳文“南无阿弥陀佛华严宝塔”,两侧联文:“皇图巩固,帝道遐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日增辉,法界有情,同生净土。”联旁铸守门神像各一。其余七面均铸神像6排。上接十三级八角形重槽楼阁,各级均劳佛像,共4700余尊,像间铸《华严经》。塔刹为葫芦形。此塔铸造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无边寺,亦名白塔寺,因寺内有白塔而得名。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其它壁内折上式、壁边折上式等都是指塔阶的结构形式,所有塔阶的结构形式都是搭建在种建筑立体结构模式上的。这处寺庙,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公元 272年),北宋治平年间曾予重修,题名“普慈寺”。北宋元祐五年(公元 1090 年),又予续修,并建白塔一座,开始有了白塔寺之称。元、明、清又屡次修葺,光绪三十二年再次修复,称“无边寺”。该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山西省重点 保护单位之一。铜雕塔寺庙摆件
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塔基之上,11层,高84.2米,是我国现存大的一座古塔。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的主体结构中的实心式、空筒式、套筒式(又分实心套筒和空心套筒),是塔的基本立体结构模式。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各层均辟门。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层间筑有砖阶,可达顶层。塔刹为铜铸六节葫芦。塔身为砖结构,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相传“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整个塔结构严谨,建造精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