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法
是用带正电荷的脂质体作载体携带外源基因,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融合,把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用脂质体法转化原生质体,其毒性较电1击法和PEG法小,且适于运输大分子DNA穿过质膜。
Antonelli等(1990)用该法将基因组DNA转入BMS玉米原生质体,获得转化了的再生愈伤组织,转化率高达8%。
脂质体法的优点是转化受体为单个细胞,易于筛选
腺病毒滴度测定
脂质体法
是用带正电荷的脂质体作载体携带外源基因,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融合,把外源基因导入细胞。用脂质体法转化原生质体,其毒性较电1击法和PEG法小,且适于运输大分子DNA穿过质膜。
Antonelli等(1990)用该法将基因组DNA转入BMS玉米原生质体,获得转化了的再生愈伤组织,转化率高达8%。
脂质体法的优点是转化受体为单个细胞,易于筛选,不易形成嵌合体,对于原生质体再生能力好的植物品种,是非常好的转化方法。

科学家在培养转0基因植物时,常用什么中的质粒作为载体?
(1)具有较小的分子量。经验表明,为了避免在DNA的纯化过程中发生链的断裂,克1隆载体的分子大小建议不要超过10Kb。pBR质粒这种小分子量的特点,不仅易于自身DNA的纯化,而且可容纳较大的外源DNA部分片段;
(2)具有两种抗1菌素抗性基因可供作转化子的选择记号,能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以及外源DNA分子是否插入载体分子形成了重组子。标记基因往往可以赋予宿主细胞一种新的表型,这种转化细胞可明显地区别于非转化细胞。当我们把一个DNA部分片段插入到某一个标记基因内时,该基因就失去了相应的功能。当把这种重组DNA分子转到宿主细胞后,该基因原来赋予的表型也就消失了。要是仍保留了原来表型的转化细胞,细胞内含有的DNA分子一定不是重组子。很显然,既要指示外源DNA是否进入了宿主细胞,又要指示载体DNA分子中是否插入了外源DNA部分片段,那么这种载体必须至少具有两个标记基因。另外,pBR质粒载体还具较高的拷贝数,而且经过氯霉1素扩增之后,每个细胞中可积累1000~3000个拷贝,这就为重组体DNA的制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腺病毒的研究简史
腺病毒对啮齿类动物有致癌能力,或能转化体外培养的啮齿类动物细胞。使细胞转化只需要腺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这些基因位于基因组的左端,约占整个基因组的7%~10%。尽管腺病毒分布很广,但对人体不出现致癌性。人体细胞是一类允许细胞(permissive cell),即这类细胞允许感1染入1侵的病毒在细胞内copy增殖,zui后细胞裂解died而释放出大量1子代病毒。在体外培养的多种人体肿1瘤细胞中均未查出腺病毒颗粒,但在人的1号染色体上有adl2的整合位点,这意味着人体细胞对于腺病毒也可能是非允许细胞,即这类细胞在病毒感1染后,病毒不能在细胞内copy增殖,但可整合在受感1染细胞的基因组内。这些细胞被病毒转化,表型发生改变,且可在体外期地培养传代。
腺病毒传播特点
宿主范围广对人致病性低,腺病毒载体系统可广泛用于人类及非人类蛋白的表达。腺病毒可感1染一系列哺乳动物细胞,因此在大多哺乳动物细胞和组织中均可用来表达重组蛋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腺病毒具有嗜上皮细胞性,而人类的大多数的肿1瘤就是上皮细胞来源的。另外,腺病毒的copy基因和致病基因均已相当清楚,在人群中早已流行(70-80%成人体内都有腺病毒的中和抗1体存在)。人类感1野1生型腺病毒后仅产生轻微的自限性症状,且病毒唑cure有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