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曾发掘过汉代及隋唐时期的地下方仓及地下圆仓,其中规模大的是隋唐时期的含嘉仓,仓区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50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共有地下圆仓259个,仓型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径达18米,小者口径为8米,仓深大为10米,浅为6米。仓身的结构非常讲究,土坑挖好后,先用柴火将四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
定制粮库密闭门报价
河南洛阳曾发掘过汉代及隋唐时期的地下方仓及地下圆仓,其中规模大的是隋唐时期的含嘉仓,仓区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50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共有地下圆仓259个,仓型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径达18米,小者口径为8米,仓深大为10米,浅为6米。仓身的结构非常讲究,土坑挖好后,先用柴火将四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粮安全;仓群规模宏大,仓体结构完善,说明当时的建仓技术已相当高。
工作人员说,高温季节使用空调控温技术,可将粮食均温控制在20℃以下,与没有使用该技术的粮仓相比,表层粮温可降低5℃以下,实现控温目标,有效减少通风降温次数。
空调控温,只是中储粮绿色科技储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储备粮绿色科技储粮覆盖率已达98%,'四合一'储粮技术获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环流控温''氮气气调'等技术达到;

电子测温技术就像保管员的眼睛,对粮情的把握主要就是通过温度来实现的。在粮仓内部,分布着300多个测温点,保管员可通过粮温的变化判断粮情是否稳定。面对这一库6000多吨粮食,李长亮心中有数:“目前仓温25.5度,高粮温25度,低粮温4.7摄氏度,平均粮温15摄氏度。粮情稳定、储存安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主要是利用冬季冷空气带来的低温进行通风蓄冷,在夏季高温期间进行仓内环流,从而保证仓温达到较低水平。一般全年整仓平均粮温在20摄氏度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

目前,中储粮在各地布局980多个直属库和分库,与部分其他企业运营的地方粮库一起,构筑起一个庞大的粮食调控网络体系。如此庞大的储备库,管理不易。中储粮正加大科技研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力保储备粮管得好、质量优。近这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大国粮仓”,见证、守护着粮食安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