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重支撑状态下,截肢者既可以通过气阀孔探查残肢末端与接受腔底之间的间隙和压力来判断,又可以通过感受残肢末端是否受到挤压来判断。为了实现残端接触与承重,一方面残端要有很好的软组织覆盖,另一方面接受腔的形状要与残端非常吻合适配。这对截肢技术和假肢装配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大腿假肢穿戴方法对全接触和残端承重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许多截肢者和假肢技术人员都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
大腿假肢
在承重支撑状态下,截肢者既可以通过气阀孔探查残肢末端与接受腔底之间的间隙和压力来判断,又可以通过感受残肢末端是否受到挤压来判断。为了实现残端接触与承重,一方面残端要有很好的软组织覆盖,另一方面接受腔的形状要与残端非常吻合适配。这对截肢技术和假肢装配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大腿假肢穿戴方法对全接触和残端承重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许多截肢者和假肢技术人员都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没有认识到全接触和残端承重会影响截肢者残肢乃至整个身体的健康。为了避免残肢末端压痛给假肢装配带来的麻烦,假肢装配技术人员站在自己的立场而非截肢者的立场,简单地将残端悬空在接受腔内,而不愿意追求全接触与残端负重的目标。截肢者则因为没有压痛而欣然接受。

假肢厂一般距很多残友家较远,长时间出远门又有费用问题,残友往往不可能在假肢厂训练好再离开。要把握住一条原则:残肢在假肢的接受腔内四周“O”型口,即承受体重的着力点,四周应均匀负重,即使是残肢磨红了、磨疼了,也应是均匀的红、痛,如果是某一部位红、痛,则说明接受腔四周“O”型口某一部位不规则,须到假肢厂调整、修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