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摄像机选型参考因素
接口
高的数据传输量,现市面上出现较多接口的有USB2.0、USB3.0、HDMI、SDI、网口、VISCA、等接口,适用于各种软硬件视频会议。
传输速度
现在一般摄像头捕获画面的一般分辨率为1080,60fps,在这种分辨能达到60帧/秒的捕获效果,因而画面不会产生跳动现象。因此视频捕获速度非常快,达到视频会议预期的效果是不错的。
SRG-HD1代理
会议摄像机选型参考因素
接口
高的数据传输量,现市面上出现较多接口的有USB2.0、USB3.0、HDMI、SDI、网口、VISCA、等接口,适用于各种软硬件视频会议。
传输速度
现在一般摄像头捕获画面的一般分辨率为1080,60fps,在这种分辨能达到60帧/秒的捕获效果,因而画面不会产生跳动现象。因此视频捕获速度非常快,达到视频会议预期的效果是不错的。
会议摄像机——长距离传输的主要事项
长距离传输,在传输1080i或720P信号时,差别不大,但是传输1080P信号时,对线材的要求很苛刻,如果线的质量不过关,轻则出现屏幕跳跃,大片红斑现象,重则没有信号。
因此长距离线的选择要非常谨慎。选择的时候,不能仅看线的外部粗细,很多看上去很粗的线,只是外皮做的厚,实际上都是28号线,根本不能传输1080P 的信号。10米以上的HDMI线传输1080P信号,要求尽量是24号线,至少也要保证26号线。24号线,传输1080P信号,可以达到45米。而28号线传输1080P信号,即使是10米距离也无法保证质量。
会议摄像机关键元件及其关键参数
· 光学尺寸:感知测光学区块尺寸(D) 必须小于镜头光学尺寸(L)否则会有暗角出现。目前在视讯会议系统, 主流传感器尺寸是 1/2.7”-1/3.2”。尺寸越大越好。
· 画素尺寸:尺寸(P)越大感光度越好,暗部噪点越小。一般数字3.0um -2.2um。
· 画素个数:决定分辨率,目前主流数字1,920×1,080全高清或 1,280×720 高清。
· 影像处理器(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 。执行以下功能:
3A:自动对焦(AF)、自动亮度平衡(AE)及白平衡(AWB)的通称。ISP从画面信息萃取出特征信息,供微电脑控制器控制镜头对焦,画面亮度调节及修正光源对画面色温的影响。
色彩还原:将传感器Bayer格式图像的RGRG、GBGB格式转化成RGB 8:8:8格式,并依传感器的频谱做色彩转换以达色彩传真的效果。
选择会议摄像机时怎么评估?
变焦跟随 (Zoom Tracking):变焦过程中画面是否一直保持清晰。这部分也是厂家能力差异大的项目之一,跟ISP所能提供的信息、镜头质量优劣及摄像机厂家算法能力有关。
画面的延迟:于摄像机前挥动您的手,同时看显示器可以察觉两者的时间差。一般延迟在1-2帧是较好的设计,其关键在于ISP的架构设计。
画像讯噪比:观看黑色物体表面的浮动噪点多寡,传感器像素大小是占80%信噪比的性能,但还跟镜头的光圈大小有关系。ISP仅能做数码降噪功能,其3D降噪可以维持清晰度及大幅消减噪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