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围栏
WiFi围栏其实就是一个AP,它定时的向自己的四周广播发送Beacon帧,用来通知附近的WiFi设备,AP是存在的,(好比它一直在向周围喊着,我在这里,大家快来连接我啊)。我们的WiFi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也不停的发送着probe帧,去寻找附近可用的AP。在probe帧的介绍中就我们可以看到probe帧包含了设备的mac地址,当我们的AP接收到probe帧之后就获取了这个设备的
小区智能电子围栏
WIFI围栏
WiFi围栏其实就是一个AP,它定时的向自己的四周广播发送Beacon帧,用来通知附近的WiFi设备,AP是存在的,(好比它一直在向周围喊着,我在这里,大家快来连接我啊)。我们的WiFi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也不停的发送着probe帧,去寻找附近可用的AP。在probe帧的介绍中就我们可以看到probe帧包含了设备的mac地址,当我们的AP接收到probe帧之后就获取了这个设备的MAC地址,而这个AP就是我们的WIFI探针。因此只要在WiFi探针覆盖区域内的设备打开着WiFi,探针就能收集到他的MAC地址。
WiFi探针可以的数据有 :设备MAC地址; WiFi信号强度;WiFi信号频道;信号帧类型。
WIFI围栏通过分析一定区域之内MAC地址出现的次数,找到区域徘徊的智能手机。除系统人员(如该区域所有者、负责人、相关人员等系统预存的MAC地址)外,人员的反复徘徊将会引起系统注意。
由于公共安全的外部环境较复杂,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Wi-Fi探针进行部署。部署环境必须具备2个条件:1、确保设备能够供电。2、确保设备能够上网。如果需要将MAC地址用作的识别,则需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如电信企业、部门等。
由于探针本身设计仅仅是探测周边有些什么设备,因此并不产生大量数据,设计的时候就不会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本身,而是通过有线连接直接发送到中心服务器上,这样即使有恶意的人将探针取走,也不能获得探针收集到的信息。同时有线连接也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不容易通过电磁波的形式被和。中心服务器一般都是在IDC机房里,而要进入IDC机房是需要经过IDC层层许可的。因而不论是数据的传输还是存储,探针的数据都是安全的。

WIFI围栏工作原理

WIFI围栏的工作过程:在移动终端接入 WiFi 网络的时候,需要发送Probe request (say hello)探针数据包,而这些数据包中包含了该终端之前接入过的 SSID 名称以及终端的 MAC 地址信息,这种探测模式一般称为主动发现模式。WiFi 通信过程经常会使用 WPA 和 WPA2 的加密方式,以保证终端和 AP 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的性,防止被第三方。然而在终端接入 AP 之前,终端需要去发现 AP 的存在,两者需要发送一些数据包来标识自身的存在,而前期的交互信息是明文,而且包含了终端的 MAC 地址信息和之前接入过的SSID 信息。
MAC 地址信息可以标识一台终端设备,不同的厂商拥有自己的 MAC 地址段,可以通过 MAC 地址直接查询该 MAC 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厂商信息。因此,在手机识别的过程中,MAC 地址可以作为其性的标识,不同的两个手机 MAC地址是不同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