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5.1.1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对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完成自动充装、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及时发现异常,并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故障的排除和应急处置提供指导。5.1.3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宜相对独立,现场传感器的数据宜直接接入系统控制单元中。5.1.4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宜设置在现场操作室。5.1.5现场操作室和
氯气发生器
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5.1.1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对现场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完成自动充装、故障诊断和事故预警,及时发现异常,并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故障的排除和应急处置提供指导。5.1.3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宜相对独立,现场传感器的数据宜直接接入系统控制单元中。5.1.4钢瓶充装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宜设置在现场操作室。5.1.5现场操作室和现场操作箱应能同时提供声光报警。5.2系统监控项目或参数至少应包括:1)储槽及中间槽的压力、液位(或者储槽的质量)、温度,并能报警;2)泵的运行状态,并能实现远程停泵;3)泵的出口压力,并能报警;4)钢瓶中的质量(由电子称称量),并能报警;5)充装过程中,严格控制充装压力;6)泄漏检测报警;7)储槽进出口的紧急切断阀状态,并能远程控制。5.3硬件要求1)现场操作箱应提供人机接口、手动/自动切换装置、启停按钮。
安全规程用氯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
安全规程用氯设备(容器、反应罐、塔器等)设计制造,应符合压力容器有关规定。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应符合压力管道的有关规定:1)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2)用氯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3)用氯设备应使用与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4)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4生产安全4.3充装的压力不应超过1.1MPa。4.4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充装结束,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4.5不应将气化器中的充入气瓶。4.6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应装有排污(NCl3)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NCl3含量,排污物中NCl3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并加强监测。
液瓶的充装安全5
液瓶的充装安全5.1.1每班应对计量器具检查校零。充装用的计量器具应有具有计量器具检验资质的检测检验单位每三个月检验一次,计量器具的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的1.5~3.0倍。计量器具应设有超装警报或自动切断装置。5.1.2液瓶的充装系数为1.25kg/L,不应超装。6使用安全6.1.1用户应持门的准购证或购买凭证,生产厂房可为其供氯。生产场应建立用户档案。6.1.2使用的单位不应任意将自行转让他人使用。6.1.6不应将油类、棉纱等物和与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气瓶附近。6.1.8连接气瓶用紫铜管应预先经过退火处理,金属软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6.1.9不应将气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6.1.14使用液瓶处应有遮阳棚,气瓶不应露天曝晒。
汽化器加压法的工艺方法
汽化器加压法该工艺方法是利用和二者之间高达到450倍的压缩比,气化后急剧膨胀,产生极高的蒸气压原理进行工作的。要求将贮槽内通过自流或高压氮气加压的方式加入到常压的液化器内,并控制在液位上、下限范围内;采用温度在45~65℃(不超过80℃)范围的热水加热,将汽化槽内气化升压,控制压力范围在0.8~1.2MPa之内,利用气化压力将贮槽内的进行压出,输送包装。余压送入次系统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