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技术:种子处理与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l锰酸l钾液或40%甲l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钟。在苗圃地畦表面破碎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方米撒种子1.25-1.5kg,播后用木板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深约2-3cm,再覆盖一层薄草,以防雨水冲刷和表土被晒干。至12月中旬天气转冷时,再盖薄膜小拱棚保温。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
杨梅树生产商
育苗技术:种子处理与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
l锰酸
l钾液或40%甲
l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钟。在苗圃地畦表面破碎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方米撒种子1.25-1.5kg,播后用木板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深约2-3cm,再覆盖一层薄草,以防雨水冲刷和表土被晒干。至12月中旬天气转冷时,再盖薄膜小拱棚保温。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鼠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于第2年1月份种子萌动,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后,如中午太阳光太强,要打开小拱棚两头的薄膜通风,以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育苗技术:小苗的移栽:小苗出土后,达到10cm左右高、长出4-5片叶子时,可进行移植。移栽前,苗圃要进行整地和施肥,同时每667平方米的畦面,还要撒施25kg石灰或喷洒托布津600倍液。然后,按行距30-35cm,株距8-10cm的规格,移栽小苗。移栽小苗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并要浇足定根水。每667平方米移栽1.2-1.4万株。(6)小苗移栽后的管理小苗移栽后,不能马上施肥。杨梅小苗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即使施用少量的稀薄肥,也会容易引起苗木死
l亡。必须待根系恢复生长良好、长出4-5片新叶以后,方可用稀释的人粪尿(1担水加人粪尿2勺、尿素0.25kg)浇施。以后,每半个月浇1次2%的三元复合肥液或稀人粪尿液,以薄肥勤施,促进苗木生长。要注意防止苗木炭
l疽病、立枯病和病虫害。要勤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
切接法:first,削接穗。将接穗剪成7-10cm长,饱满芽离剪口上端面的距离应不超过1cm。用左手握住接穗先端,使接穗的基部朝向外面,在基部侧面芽的下方3-4cm处,下刀,将接穗下端的外侧面较平的一面,用刀薄薄削去一层皮,长度为3-4cm,深度以达到形成层为准。用刀太深或太浅,都不利于接穗成活。第二,切砧木。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先选择光滑、平直的部位,用锋利的剪枝剪剪去砧木,用锋利的刀削平剪口,于平滑一侧,在木质部与皮层之间微带木质处,垂直向下切一刀,深与接穗长削面相同。第三,结合与包扎。把削好的接穗的长削面,对准砧木总切面,插入切口缝内,使两者在一侧的形成层相互密合。将接穗深插入砧木接口的底部,并使接穗长削面露出断面约1-2mm,用2-3cm宽的塑料薄膜带,自上而下将接口处及接穗捆缚好,要扎牢、扎密,以使接穗和接口能保湿,而不致因水分蒸发而枯死。
定植密度应根据果园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树冠管理技术来确定。一般,气候炎热、土壤肥沃、土层深、施肥较多的,可定植稀一点;土壤瘠薄、土层较浅、坡地较陡峭的,可定植的密一点。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杨梅15-40株。株行距有5m×7m、4m×6m、5m×4m等几种规格。(3)栽植时间在浙江、江苏、湖南和江西等冬季有冻害的地方,宜采用春栽植,即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栽植。在冬季无严寒的温暖地区,可采用秋季栽植或春季栽植,即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或第2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定植应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特别要注意,不要刮有西北风的天气里进行栽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