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公共机构应该开展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的企业,应按《节约能源法》规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和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
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行动。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审计,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
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什么样的公共机构应该开展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的企业,应按《节约能源法》规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和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
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行动。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审计,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优化空调运行管理。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型住宅,推广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减少使用一次,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超薄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实行按热量收费。推进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油耗定额管理,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单位建设,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和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开展能源审计的形式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能源审计的作用:一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能源审计可帮助用能单位及时分析掌握本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和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能源审计的本质在于降低能耗、提升能效,带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二是提升能源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开展能源审计,使管理层准确分析自身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更好地指导日常的节能管理,合理配置能源。三是促进能源管理信息化、节省工作量。能源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能源审计,可准确反映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统计情况,保证用能单位采取措施,开发适用的能源管理系统,减人提质增效,降低管理成本。
能源审计根据委托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受委托。省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能源消费状况,结合年度节能工作,制订能源审计计划,下达给有关用能单位并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机构组织实施。二是受用能单位委托。能源审计机构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审计协议(或合同),确定工作目标和内容,约定时间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或者是用能单位根据自身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需要,主动邀请能源审计机构对其进行能源审计。
工业企业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为实施能源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完善组织结构,落实管理职责,配备计量器具,制定和执行有关文件,开展各项管理活动。该系统应能保证安全稳定供应生产所需能源,及时发现能耗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并不断挖掘节能潜力。
节能潜力分析
在完成能源消耗指标审核、现场查看、设备测试后,审计小组应综合所有审计信息,开展节能潜力分析。
节能潜力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管理方面
(2)企业能源加工转换和输配环节
(3)产品生产工艺
(4)生产设备
(5)产品结构调整节能
审计改进建议
审计改进建议是报告的部分。审计小组应根据节能潜力分析,在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节能改进建议。
通常节能改进建议分管理和技术进步两方面。对提出的建议中重大的措施项目,应开展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性分析。分析的依据应尽可能采用相应的测试报告。
企部能源审计,是企业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内部监督与管理作用。通过能源审计,企业的生产组织者、管理者、使用者可以及时分析掌握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对节能工作的高度重视,能源审计将成为监督管理重点用能单位的重要手段。企部能源审计也为强制性的能源审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加强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组织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领域重大专项节能监察。积极开展日常节能监察,组织3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组织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积极推进高耗能企业落实能效“”制度。对全省180家重点耗煤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下达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水、公铁、空陆联运和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蚌埠市绿色交通城市、岳武高速安徽段绿色公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印发《关于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和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车船,推广应用新能源、LNG等清洁能源。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增加272%。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