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球蛋白。因为有人用电泳证明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球蛋白(Ig)。
1937年,
RheB antibody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球蛋白。因为有人用电泳证明中抗体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体统称为两种(γ)球蛋白。后来证明,抗体并不都在γ区;而且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球蛋白(Ig)。
1937年,有人用电泳法将人的蛋白分为白蛋白、甲种球蛋白、乙种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不久又证明了抗体存在于丙种球蛋白中,长期以来丙种球蛋白就成为抗体的代名词。但以后又发现部分乙种球蛋白亦具有抗体功能。因此,把具有抗体活性及抗体分子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球蛋白。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人类球蛋白命名会议上,把抗体统一命名为球蛋白G、球蛋白A、球蛋白M,以后又发现了球蛋白D和球蛋白E,共有五类球蛋白,而每一类球蛋白又有许多亚型。

天然抗体不仅包括针对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的抗体,也包括针对非病原性物质的抗体,如血型抗体。除血型抗体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其余的天然抗体可能是因隐性或因受共同抗原刺激而产生的。由于人或动物在出生后总是不断地接触各种抗原,所以有人认为天然抗体的产生与细菌、食物、花粉或异物的刺激有关。因此,“天然”二字的使用并不确切,仅是习惯用法。在一个地区内,天然抗体的平均水平对诊断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