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年的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培训中,边玩手机边听课的学员会把急救培训当作单位的强制性任务,到今年这种状况才发生一点变化。不同们一致认为,必须把AED的使用培训,像灭火器的使用培训那样普及起来。
事实上,AED使用非常简单
目前,各大城市在推进AED的时候,都承诺对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AED使用培训,但光工作人员会用不够,还得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
南方医院医生姬仲
AED卓尔除颤仪
在前两年的心肺复苏和AED使用培训中,边玩手机边听课的学员会把急救培训当作单位的强制性任务,到今年这种状况才发生一点变化。不同们一致认为,必须把AED的使用培训,像灭火器的使用培训那样普及起来。
事实上,AED使用非常简单
目前,各大城市在推进AED的时候,都承诺对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进行AED使用培训,但光工作人员会用不够,还得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
南方医院医生姬仲认为,仅仅普及AED的使用还不够,“公众除颤”是一个更的概念。它包含了一整套的心脏复苏抢救环节。“公众除颤”意识的普及,其他的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日本是世界上AED普及做得的之一。2002年,一位日本皇室成员在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英年早逝。经过多方的争取,日本于2004年修改法律,允许非医疗人员使用AED,并开始在学校、地铁等公共场所安装AED。此后连续13年的时间里,日本的AED数量以每年接近50%的速度增长。
美国则是立法。1995年,美国立法开展“公共除颤计划”,每年投入3000万美元专项资金用于AED的购买和铺设。在美国,急救车5分钟内无法到达的公共场所,全都要依法设置AED。立法推进,使美国的AED很快达到了平均每10万人317台的普及率。
其实,AED在国内的推广,还遇到了一些更为隐形的问题。
致力于推广急救知识的退休医生贾大成在急救培训中,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它有什么用?用得上吗?”他不得不苦口婆心:“这件事牵涉到所有人。因为没有人能确保,下一个在地铁上发生意外的不会是自己。”
这表明了全民的急救意识仍处于懵懂状态。
AED,全名自动体外除颤器。主要用于抢救因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患者,具备自动识别可心律、自动除颤功能,便携、易操作,是可被非人员使用的。
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4分钟”里,AED被誉为“救命神器”。杭州立法加强公共场所AED的配置管理,将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救命的AED怎么使用呢?
那么,关心的问题来了,AED怎么使用呢?
由于AED会自动分析心率,判断是否需要除颤,因此有人昏倒失去意识、突发抽搐时均可使用。在AED到来之前,需要不间断地做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如果有AED应先使用AED。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突发意识丧失,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特别是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当发生心脏骤停时,救治手段是胸外按压(CPR)+心脏除颤(AED)。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的急救指南(2010年AHA),当人们心脏病发后能否存活的五大“存活关键“分别为:尽早求救、尽早使用心肺复苏术、尽早除颤、尽早使用有效的生命支持、心肺复苏后的综合处理,由此可知除颤实为抢救心脏骤停的重要一环。指南认为,学习使用AED比学习CPR更为简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