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热力核算也有规划核算与校核核算两种类型。
规划核算 通常两边流体的流量及四个进、出口温度中的恣意三个已给定,需求核算出在满意必定压力约束条件下的有用传热面积与流程、通道排列组合方法。
校核核算 与规划核算相反,换热面积以及流道安置都是已知的,并且冷、热流体的流量以及进出口温度也为已知值,需求核算在该通道安置计划下,流体出口温度能否到达预订方针及压
不锈钢板式换热器规格
板式换热器的热力核算也有规划核算与校核核算两种类型。
规划核算 通常两边流体的流量及四个进、出口温度中的恣意三个已给定,需求核算出在满意必定压力约束条件下的有用传热面积与流程、通道排列组合方法。
校核核算 与规划核算相反,换热面积以及流道安置都是已知的,并且冷、热流体的流量以及进出口温度也为已知值,需求核算在该通道安置计划下,流体出口温度能否到达预订方针及压力降是不是满意需求值。
工作温度在250℃以下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决定于密封垫片能接受的温度。用橡胶类弹性垫片时,工作温度在200℃以下;用紧缩石棉绒垫片时,工作温度为250~260℃。
工作压力在2.5MPa以下
板式换热器是由垫片密封,密封的周边很长,并且角孔的两道密封处的支撑状况较差,垫片得不到满足的压紧力,所以其时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压力仅为2.5MPa;单板面积在1m2以上时,其工作压力往往2.5MPa。
不适宜进行易阻塞通道的介质的换热
板式换热器的板间通道很窄,通常为3~5mm,当换热介质中含有较大的固体颗粒或纤维物质,就易阻塞板间通道。对这种换热场合,应思考在进口设备过滤设备,或选用再生冷却系统。

如果板式换热器板片过薄:
板式换热器板片过薄虽然可以解决压力较高的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不得不承认上面用户说的,可能会导致设备发生损坏,主要的体现是板片形并且无法回正。
并且还可能发生的一种隐患是板片较薄,我们设备的使用工艺也大打折扣,不能实现大工艺星的运行,否则不管是结垢现象还是设备寿命都会受到影响,减少了我们设备的使用效率。
所以说,我们对板式换热其板片厚度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板式换热器标准在每个厂家都有单独的清单,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靠我们大家自己去咨询才能发现哦。

几种换热器的特点及使用
在实际设计选型中,往往是已知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的两侧进出口温度,在做工艺设计选型时,需要考虑的是有尽可能小的换热面积下,有尽可能大的换热速率,以及较低的设备造价及施工费。另外,在操作运行及维护清洗较方便的前提下考虑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传热基本方程式:
Q = UAΔt Kcal/ h ;
式中:U 为传热系数,Kcal/ m2 . h. ℃;A 为传热面积,m2 ;Δt 为通过两种流体边界层的平均温度。
换热器的给热系数h ,Kcal/ m2 . h. ℃和流速u ,m/s 有如下关系:
管程给热系数ht :
层流区 (Re ≤2100) ht∝ u0. 33t
过渡流区(2100 ≤Re ≤10000) ht∝ u0. 33~0. 8t
紊流区 (Re ≥10000) ht∝ u0. 8t
壳程给热系数hg :
壳程流体因垂直流过管束,所以流型较乱,层流、
紊流区没有明显的区别:ht∝ u0. 55g
对应的压力降ΔP、kg/ cm2 ,管程和壳程大体相同:
层流、过渡流区 ΔP ∝ u1. 0t
紊流区ΔP ∝ u1. 8t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流速下,雷诺数越大,传热系数越大,同时,压力降也越大。
2. 1、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常用的普通结构,它包括: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 型管壳式换热器、带膨胀节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分段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