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天津市森特奈电子有限公司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故障的排障步骤为了使排障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可以在故障分析时,按照以下的原则来分析。1.由远到近端口模块—>水平线缆—>跳线—>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这样一条路线,逐个检查,先排除远端故障的可能。2.由外而内如果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存在故障,我们可以先从外部的各种指示灯上辨别,然后根据故障指示,再来检查内部的相应部件是
现场总线IO模块报价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天津市森特奈电子有限公司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故障的排障步骤
为了使排障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可以在故障分析时,按照以下的原则来分析。
1.由远到近
端口模块—>水平线缆—>跳线—>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这样一条路线,逐个检查,先排除远端故障的可能。
2.由外而内
如果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存在故障,我们可以先从外部的各种指示灯上辨别,然后根据故障指示,再来检查内部的相应部件是否存在问题。比如POWER LED为绿灯表示电源供应正常,熄灭表示没有电源供应;LINK LEDs为黄色表示现在该连接工作在10Mb/s,绿色表示为100 Mb/s,熄灭表示没有连接,闪烁表示端口被管理员手动关闭;RDP LED表示冗余电源;MGMT LED表示管理员模块。无论能否从外面的出故障所在,都必须登录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确定具体的故障所在,并进行相应的排障措施。
3.由软到硬
发生故障,谁都不想动不动就那螺丝刀去先拆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再说,所以在检查时,总是先从系统配置或系统软件上着手进行排查。如果软件上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是硬件有问题了。比如某端口不好用,那我们可以先检查用户所连接的端口是否不在相应的VLAN中,或者该端口是否被其他的管理员关闭,或者配置上的其他原因。如果排除了系统和配置上的各种可能,那就可以怀疑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硬件故障上。
4.先易后难
在遇到故障分析较复杂时,必须先从简单操作或配置来着手排除。这样可以加快故障排除的速度,提高校率。
模块的分布式配置结构:可扩展253个分站,不限I/O点数
模块的分布式配置结构 :
1.可扩展253个分站,不限I/O点数
2.站与站之间距离范围可达100m
3.数据刷新周期可达100微秒,远程与本地数据刷新时间相同
4.扩展站与站之间无需任何中继器,本地24VDC供电
天津森特奈电子(SENTINEL),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十余年。始终坚持“驱动智造,用心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传感器与工业网络IO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工业网络模块
ISA和IEC共同提出了粗略的现场总线框架模型,它是化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简化型。OSI模型原本有互相独立的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及其对于上一层的服务。现场总线模型采用了其中的、2、7层,没有“网络”层到“表示”层(即第3~6层),又增加了一个用户层,作为第8层。所以,该模型的4个功能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与OSI参考模型的相应层次相比,现场总线标准的物理层、链路层与其有相同的含义。从应用层看,现场总线有很大特色。
物理层:该层规定了现场总线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每条线路可接仪表数量、传输距离、电源、连接方式及信号类型等。
数据链路层:该层规定了物理层和应用层间的接口,其中包括:数据结构、传输差错控制、多主站使用的规范化等。该层将通过帧数据检验保证信息传输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应用层:它向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其中定义了读、写、解释或执行一个信息或一条命令的方法。其中很大部分是定义信息的语法。此外,应用层还定义了信息传输的方式,如:周期式、立即响应式、一次性方式及使用者请求方式等。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