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历史发展
全息投影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它的一些科学家在此之前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工作,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的问题。全息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而这项技术由该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请了(号GB685286)。这项
全息金字塔价格
全息成像历史发展
全息投影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它的一些科学家在此之前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工作,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的问题。全息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而这项技术由该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请了(号GB685286)。这项技术从发明开始就一直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在这个领域中被称为电子全息投影技术,但是全息投影技术一直到1960年激光的发明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全息成像发展
全息投影促使全息投影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蓬勃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低成本的固体激光器的大规模生产,如DVD播放机和其他的一些常用设备中所使用的激光器。这些激光器对全息投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廉价的体积又很小的固体激光器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用于全息投影的那些大型的昂贵的气体激光器相媲美,因此使得预算较低的研究者、艺术家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到全全息投影研究中来。
全息成像 —— 旋转屏幕投影
上面的都是投射到一块屏幕上,感觉好low啊,怎么可以这样欺骗大家的感情。 那。。。一块屏幕不够high,多几块行不行? 于是USC(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就有了这种神奇的东西:高速投影机投影到旋转的屏幕上,计算机算好每个角度应该显示的物体的样子,然后在设置一个高速旋转的镜子,将光反射出去。这样只要你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任何角度观察,配合视觉暂留效果,都会看到物体真实的样子,仿佛一个真实物体悬在半空中。当然,如果你俯视或者仰视,还是会悲剧的。 他们管这个东西叫做360o Light Field Display,没叫 holo 还是很有觉悟的。
全息成像强势回归,加速AR-HUD导航上路
息投影(hologram)技术本质上是实体记录由两束光线产生的干涉图样。Ceres技术官Travers认为它“有点像摄影技术”。
手持全息薄膜的Andy Travers将全息图解读为一种干涉图样,它使用绕射来重建3D光场。(来源:EE Times)
然而,全息投影可重建3D光场,而非传统摄影中以2D影像呈现所到的对象。
在摄影时需要使用镜头来记录影像。但在全息投影光线的操纵中并非如此。物体所发出的光线直接散射到记录介质上。
Travers指出,全息投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实际光作用”的能力。他说:“您可以制作一个镜头或镜像的全息投影,然后基本上就可以在非常薄的全息薄膜上该光学功能。”
这是Ceres赋予其全息光学组件的功能。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方法来光学功能,再以数字后制到全息薄膜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