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症状: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新梢。
发 病 规 律
越冬:病菌以菌丝在病枝、病果中越冬
传播:借风雨、昆虫传播
发病条件:该病为害时间长,在桃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高湿 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花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果实 成熟期温暖,多雨,以及粗放管理,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树 冠郁闭的桃园发病严重。
防 治 方 法
强抓栽培管理。传播:春季借风雨、昆虫传
苗圃黄连木树种子
为害症状: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新梢。
发 病 规 律
越冬:病菌以菌丝在病枝、病果中越冬
传播:借风雨、昆虫传播
发病条件:该病为害时间长,在桃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高湿 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花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果实 成熟期温暖,多雨,以及粗放管理,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树 冠郁闭的桃园发病严重。
防 治 方 法
强抓栽培管理。传播:春季借风雨、昆虫传播,由气孔、皮孔、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适时夏剪, 改善树体结构, 通风透光。 及时摘除病果,减少源。冬剪时剪除病枝、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加 1:1:100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 , 花后喷 80%福镁 800倍; 果富康 1000— 1200倍; 50%多菌灵 800— 1000倍; 30%绿得保 400— 500倍, 70%托布津1000-1500倍;70%乙磷铝锰锌 2000倍。每隔 10— 15天喷 一次,连喷 3次。上述药剂交替使用。
2.山 楂 红 蜘 蛛
发 生 规 律
一般每年发生 5— 9代。
以受精的冬型雌成虫在主枝、主干的树皮裂缝内越冬。
4月中下旬,当日平均温度 9— 10℃时为出蛰高峰期,约持续 20天,出蛰成食 1周左右开始产卵,卵期 10— 12天。 5月上旬为代幼螨孵化盛期 (用药防治时期) 。5斤,并改冬肥为秋施,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成年树每株施腐熟有机肥20—30斤,三元复合肥1。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繁殖快,数量,为害重。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由于高温高湿,虫口密度下降。 9月以后陆续发生越冬 雌虫,潜伏越冬。
成虫和若虫性情不活泼,早春多集中在桃树的内膛枝上,以后逐渐向树冠外 围扩散, 成群聚集在叶背为害, 并叶丝拉网。 卵多产在叶背主脉两侧及丝网上, 也可孤雌生殖。

桃树新梢生长和结果是相互矛盾的,虽然新梢生长为坐果和果实提供了养分。但是生长过于旺盛的新梢会吸收更多的养分,加重落果、抑制果实发育。如果新梢生长过弱,坐果数量过多,会影响果实发育,出现果实小、质量低的现象。
桃树坐果前,开花后要修剪一次,将锯口处的萌蘖减掉,可以减少养分输出,使光照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提高坐果率。在开花后20~30天后修剪第二次,将生长过密的新梢和对坐果没有用的枝条剪掉,已坐果的枝条也需要适当进行疏枝,增强透光率。
桃树坐果后如果不及时修剪新梢,会使植株生长的过于茂盛,降低枝叶间的透气性和透光性,影响植株生长。适当修剪新梢后会促进桃树坐果发育的,减少新梢与果

实生长期间争夺养分。有利于果实生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