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设备的基本原理
溶剂萃取设备的基本原理
1、温度增加
升高温度对于基体效应的克服有所帮助,使解析动力学加快,溶剂黏度降低,提升溶剂分子在机体中的扩散速度,使萃取效率得以提升。
50~200℃是溶剂萃取仪的允许温度范围,75~125℃为该仪器常规的使用温度,常用100℃来萃取环境当中的一般污染物。以往实验证实,萃取过程中热降解现
全自动溶剂萃取仪供货商
溶剂萃取设备的基本原理
溶剂萃取设备的基本原理
1、温度增加
升高温度对于基体效应的克服有所帮助,使解析动力学加快,溶剂黏度降低,提升溶剂分子在机体中的扩散速度,使萃取效率得以提升。
50~200℃是溶剂萃取仪的允许温度范围,75~125℃为该仪器常规的使用温度,常用100℃来萃取环境当中的一般污染物。以往实验证实,萃取过程中热降解现象不明显,所以高温条件下的加热时间要控制在10min之内,以此对样品中易挥发组分进行萃取。被萃物为水合阳离子或其他形式络阳离子,萃取剂是弱酸性有机酸,萃取机理为阳离子交换,反应通式为:式中,HA代表酸性萃取剂,物种上带横线者为有机物,不带横线者为在水相。
2、压力加大
随着压力的升高,液体的沸点也会相对提高,可利用压力加大的方式使溶剂在温度较高条件下保持液体状态,使萃取池充盈。
气体对于溶质的溶解能力远不如液体对于溶质的溶解能力,使用液体溶解溶质可有效提升萃取效率,避免易挥发性物质挥发,增加系统的安全性。6 895~20 684kPa为溶剂萃取仪的允许压力范围,常用压力一般为10 342kPa。
3、 多次循环
萃取过程应以分析化学当中少量多次的萃取原则为依据,利用新鲜溶剂进行多次静态循环,使其尽可能地与动态循环相接近,使萃取效率提高。一般情况下良好的萃取效果可通过两三次循环而达成。
梨形分液漏斗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玻璃活塞应涂薄层凡士林,但不可大多,以免阻塞流液孔。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姆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活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
2)作加液器时,漏斗下端不能浸入液面下。
2、梨形分液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混合液体倒入分液漏斗,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静置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油水界面与旋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④把上层液体(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注意:若用梨形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操作:振荡时,活塞的小槽应与漏斗口侧面小孔错位封闭塞紧。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流出,上层液体要从漏斗口倾出。
注意:分液漏斗洗干净后把塞子拿出来,不要插在分液漏斗里面,尤其是要进烘箱前;长期不用分液漏斗时,应在活塞面加夹一纸条防止粘连。并用一橡筋套住活塞,以免失落。
溶剂萃取仪
以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为依据,运用溶剂萃取仪以及适合的溶剂,在温度较高与压力较高的条件下,将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的有机物提取出来的方法就是溶剂萃取技术。
因为待测样本从基体上解吸与溶解动力学过程会因高温条件而加快,所以此种方式可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并且溶剂的溶解能力会因加热而增强,此种方式也可将溶剂的具体用量降低。可通过保持一定压力的方式提升溶剂在萃取过程中的沸点,以达到萃取效率的提高,保障萃取过程的安全性。注意:若用梨形分液漏斗进行萃取操作:振荡时,活塞的小槽应与漏斗口侧面小孔错位封闭塞紧。
溶剂萃取仪可靠性
自动化的仪器较重要的特质就是稳定。这样才能发挥自动化的优势,将实验中的人为误差降至较低。而软件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产品运用数据库底核架构的软件来控制仪器的运行,不但使得软件更加稳定,而且方便客户随时调阅以往实验的数据记录。的萃取池设计,具有1mL,5mL,11mL,22mL,34mL,66mL和100mL等7种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