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吸样品采集与获取的常见方式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样品形态和性质的不同会使得其引入进样口的方式不同,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样品引入装置。热解吸/热脱附可以作为气相色谱的样品引入装置,其实质是作为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实际样品进行简单的前处理(浓缩和富集);因此而言,使用热解吸/热脱附需要首先对样品进行采集与获取。
热解吸/热脱附样品的采集分为离线和在线两种。离线样品采集利用采
二次热解吸报价
热解吸样品采集与获取的常见方式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样品形态和性质的不同会使得其引入进样口的方式不同,催生出多种多样的样品引入装置。热解吸/热脱附可以作为气相色谱的样品引入装置,其实质是作为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实际样品进行简单的前处理(浓缩和富集);因此而言,使用热解吸/热脱附需要首先对样品进行采集与获取。
热解吸/热脱附样品的采集分为离线和在线两种。离线样品采集利用采样装置手动收集样品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这类方法定性与定量较为准确,分析测试灵敏度高,但是对于某一些样品而言(如VOCs),检测频次和时效性明显不足,无法及时反映样品(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同时离线技术在采样、样品储存、运输过程易导致样品损失和交叉污染,测试过程繁琐耗时,测试样品数量有限,测试成本较高,测试人员要求亦较高。针对上述的一些样品(如VOCs),在线样品采集(及监测)能够长期的、连续、系统和实时地提供样品测试数据。在实际分析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采样方式的选择。
热解技术
热解处理技术是指在加热的情况下,将含油污泥中的重质油类分解成带挥发性的低碳烃类燃料、液态燃料和固体碳等。热解反应与加热的速度、温度、时间和原料的组成有关系。其回收的气体主要是甲焼、二氧化碳、乙燒和氛气等,液态回收物主要是柴油馆分,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固态回收物主要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因此,此技术具有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1、解吸1温度控制范围:室温—450℃,以增量1℃任设;
2、阀进样系统温度控制范围:室温—220℃,以增量1℃任设;
3、样品传送管线温度控制范围:室温—220℃,以增量1℃任设,采用24V低压供电;
4、解吸2温度控制范围:室温—450℃,以增量1℃任设;升温速率〉3000℃/min;
5、冷阱温度控制范围:-35℃—室温,以增量1℃任设,采用的电子制冷装置;
6、温度控制精度:< ±0.5℃ ;
7、解吸回收率:〉99%(和组分有关);
8、反吹清洗流量:0~100ml/min (连续可调);
9、模拟采样流量:0~160ml/min(连续可调);
10、RSD:≤2.5%(0.05μgJC中B);
11、富集时间:0~60min;
12、进样时间:0~60min;
13、样品位:50位(2位优先位);
14、采样管规格:1/4英寸×3.5英寸(美标);
15、进样方式:六通阀电机驱动;
16、仪器尺寸:长×宽×高=750mm400mm×550mm;
17、仪器重量:约50kg。
热解吸技术和常温解吸技术
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温度的差异,热解吸技术需要使用热源对污染土加热,温度通常高于100℃600℃;常温解吸技术通常只要求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热解吸和常温解吸技术对于污染物浓度也有一定要求,热解吸技术适于处理高浓度、难挥发的有机污染物,常温解吸技术适合处理低浓度、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
两种技术应用时多采用异位处理方式,但热解吸技术也可以使用原位处理,即利用加热棒、加热毯、加热井或将热蒸汽注入地下等方式将土壤加热,从而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析出后在地上收集处理。
在使用原位热解吸技术处理土壤时,要从技术可行性、污染物深度、污染地块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地修复工期以及修复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