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结束后,集装箱运输应用量增大。
例如:1951年,丹麦联合航运公司用集装箱运输啤酒和食品;阿拉斯加轮船公司在西雅图至阿拉斯加航线采用了木制和钢制集装箱;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推广带轮铝制集装箱;匹兹堡的德拉沃公司设计出一种7英尺9英寸的钢制集装箱,到1954年已经售出了3,000只;美国火车轮渡公司,则在码头用大型起重机将整节列车吊装上船,然后再将其从美国运至古巴。
海运集装箱推荐
二次大战结束后,集装箱运输应用量增大。
例如:1951年,丹麦联合航运公司用集装箱运输啤酒和食品;阿拉斯加轮船公司在西雅图至阿拉斯加航线采用了木制和钢制集装箱;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公司推广带轮铝制集装箱;匹兹堡的德拉沃公司设计出一种7英尺9英寸的钢制集装箱,到1954年已经售出了3,000只;美国火车轮渡公司,则在码头用大型起重机将整节列车吊装上船,然后再将其从美国运至古巴。

3个月的试运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果,显示了集装箱运输的巨大优越性。
1957年10月,该公司又将6艘C-2型件杂货船改装成了带有箱格的全集装箱船。该船设有集装箱装卸桥,载重量90,000吨,装载35尺集装箱226只,箱总重25吨,航行于纽约到休斯顿。这标志着海上集装箱运输方式正式开始。
1966年4月,海陆运输公司(原美国泛大西洋船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至欧洲集装箱运输航线。

20世纪90年代,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船公司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纷纷组建联营体和“环球联盟”。1993年世界20家大“承运人”到1996年仅剩下13家。
集装箱运输是从上世纪50年代时开始起步的。1955年4月,铁路部门开始办理国内小型集装箱运输。
水运部门在1956年、1960年、1972年3次借用铁路集装箱进行短期试运。
1973年,开辟了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天津接卸了个国际集装箱。同年9月开辟了用杂货船捎运小型集装箱的上海至横滨、大阪、神户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快的。

使用人力装货时要注意包装上有无“不可倒置”、“平放”、“竖放”等装卸指示标志。务必正确使用装货工具,捆包货禁止使用手钩。箱内所装的货物要装载整齐、紧密堆装。容易散捆和包装脆弱的货物,要使用衬垫或在货物间插入胶合板,防止货物在箱内移动。
装载货板货时,要确切掌握集装箱内部尺寸和货物包装的外部尺寸,以便计算装载件数,以达到尽量减少弃位、多装货物的目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