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
水情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根据电力“十二五”规划,2015年国内常规水电装机预计2.84亿千瓦左右,2020年国内水电装机预计达3.3亿千瓦左右。2015年,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左右,2020年6000万千瓦左右。水利未来十年投资总额将达4万亿,即年均达4000亿元。相比2010年的国内水利建设总投资2000亿元将高出一倍。两部委重申“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到2015年,将完成5000条左右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务,面积大约200至3000平方公里;基本完成其余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解决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突出问题。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的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电力信息化的成绩不容否定.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确实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战略规划和科学组织,信息部门处于从属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分散、系统缺乏集成、实用化水平较低.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不深,尚未形成有利于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统一信息平台,制约了电力企业(集团)资源整合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