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
上门回收废铜
我国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

我国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历来就十分重视,究其原因一是铜资源的不足,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是对铜矿资源不足的补充;二是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三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废杂金属是废品和废料的统称,其来自三个方面:一、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二、各种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第三类型,使用过程中旧的、报废的仪器、仪表、工具和机器设备等。
国内废杂铜尚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分类标准,基本上参照国外的标准,大致把废杂铜分为三类:
1.废杂铜:纯度在95-99%以上,主要是由干净的非合金铜材料所组成,即:铜边角料,铜圈、干净铜管或管道、1#铜线和粗导线(不包括被烧焦的和易碎的细铜线),此类废料可直接送加工厂使用。
2.废杂铜:含铜在85%以上,包括干净的、氧化的、带皮的铜边角料、铜圈、整流器部件、较干净的带少量焊锡的铜管材,氧化或带皮铜线(不是被烧焦的铜线)。
3.废杂铜:除含有上述1#、2#废杂铜的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含铜铸件,废轴承、废旧马达、各种电器设备、废旧变压器等等。3#废杂铜含铜量变化范围很大,含铜量达20%,达到70-80%。
近月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废铜供应持续紧缺,1-2月废铜进口量下降逾五成,持货商捂货惜售,冶炼厂粗铜原料紧缺,精废差的不断收窄,加工企业转采电解铜生产,间接推动了精铜市场消费的好转。面对供需失衡的废铜市场,我们不禁要问,“消失”的废铜去了哪里?不合理的精废差会不会长期存在?供需再平衡的拐点在哪里?
近年来,废铜进口政策日趋严格,在2018年禁止七类废铜进口和2019年废六类转为限制类进口之后,废铜进口量也从2017年的355.8万吨下降至2018年的149.6万吨。
作为大的废铜购买国和加工国,将废铜归属于“固体废物”一类,出于环保的考量,对于固体废物进口管制愈发严格,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要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因此,废铜供应链在这一场禁止“洋垃圾”入境的运动中自然受到波及,而废铜具备很强的原料属性,其广泛地应用到冶炼厂、加工企业的生产中,关于高质量的废铜如何定义和重新定位也引发的市场和相关机构的讨论。

每个人都应树立“城市”的概念,将生活中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环保地回收利用,以加快我国铜资源的回收利用
铜是宝贵的地球资源。根据美国矿产局的估计,地球上陆地的铜资源量为16亿吨,海底资源储量为8亿吨,总计24亿吨。2005年,已探明的铜储量约9.4亿吨,其中可供开采的仅为4.7亿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房地产、家电、消费电子信息和汽车业的铜消费量不断上升。国际炒家介入,把已经很高的国际铜价接连推向新高。不仅家电行业威胁说要采用铜包铝技术代替纯铜零部件,铜装饰行业也有说法称:“有关部门要控制铜装饰品的铜消耗量。”
资源稀缺,价格上涨,之后人们开始寻找更经济的替代品。然而,铜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续性的优异特性,却能改变这一经济学规律。可回收性弥补铜资源先天不足
国际铜业协会()市场总监李荆说:“铜和煤、石油不一样,它具有的可回收性。目前,我国进口铜用于建筑、电线电缆,以及城市雕塑等铜装饰物上,其实就是一种铜资源的储备。”国际铜业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的铜可持续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