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矮槲寄生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云杉矮槲寄生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繁殖的半寄生种子植物、它通过生长在寄主植物的寄生系统吸取水分和无机养分。近年来它的侵染,使寄主云杉材积生长下降、更新停止、si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青海省云杉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丽江云杉组叶横切面近方形、菱形或扁平,叶上面每边的气孔线较下面多1倍,叶下面无气孔线,包括丽江云杉、紫果云杉等。经过3年的攻关,科
4米半云杉销售基地
云杉矮槲寄生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云杉矮槲寄生是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繁殖的半寄生种子植物、它通过生长在寄主植物的寄生系统吸取水分和无机养分。近年来它的侵染,使寄主云杉材积生长下降、更新停止、si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青海省云杉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丽江云杉组叶横切面近方形、菱形或扁平,叶上面每边的气孔线较下面多1倍,叶下面无气孔线,包括丽江云杉、紫果云杉等。经过3年的攻关,科研人员从理论上揭示了它的发生规律及其与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云杉矮槲寄生害遥感监测、早期诊断以及人工修枝、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为延缓云杉矮槲寄生害的传播扩散提供了技术支持。这项研究,有利于减轻云杉矮槲寄生对寄主的危害,延长寄主的寿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据了解,科研人员在青海进行了云杉矮槲寄生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建立了1200亩的试验基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修枝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平均在70%以上,无公害化学除害剂乙烯利林间防治效果均达到94.2%,区综合防效达到90%以上。

世界云杉属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约有20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台湾等地。介壳虫:防治方法:将植株移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并用人工将其刷除扑灭。根据叶形及气孔线情况可分为3组,即云杉组、丽江云杉组和鱼鳞云杉组。云杉组叶横切面四方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气孔线条数相等,或近相等,包括白皮云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红皮云杉、白杄、青海云杉、雪岭云杉、新疆云杉、青杄、大果青杄、台湾云杉、长叶云杉等。丽江云杉组叶横切面近方形、菱形或扁平,叶上面每边的气孔线较下面多1倍,叶下面无气孔线,包括丽江云杉、紫果云杉等。鱼鳞云杉组叶横切面扁平,下面无气孔线,上面有两条bai粉气孔带,包括鱼鳞云杉、麦吊云杉、西藏云杉等。

云杉耐荫能力较强,在林冠下可忍受光照不足达25年之久。在侧光庇荫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在小片火烧迹地和林中空地上天然更新幼树较多,但在稠密的林冠下更新不良。对气候要求不严,多分布于年平均4~12℃、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年相对湿度60%以上高山地带或高纬度地区。抗寒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较差。在气候温和而又湿润的条件下,在酸性至微酸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生长甚好。四川、新疆林区每公顷蓄积量超过1000立方米,西藏林区超过2000立方米。云杉多系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约有3/4以上根系集中分布于表层中。在进行强度后,容易发生风倒现象。结实年龄一般为30~40年,60~120年为结果盛期,大致每4~5年出现一次种子年。夏季天气风云莫测,对于近期新移栽的云杉基地云杉树根系还没有恢复固土支撑能力,在大风天气时容易被吹翻,从而影响根系恢复生长,故应及时做好树体的支撑工作。四川云杉林木每公顷平均产种量40千克左右,一般9~10月球果成熟,种子借风力传播的距离约为母树树高的2~3倍
云杉休眠期:苗木生长基本停止。搭好霜棚,霜冻严重地区要注意密盖。越冬期内要注意观察床面干湿情况,注意防止冻拔,春旱时注意灌shui。要适时间苗,苗木过密,则壮苗率、干物质重量明显下降。实践证明,云杉1年生原床苗,每年不超过60万株为宜。2年生苗各生育期管理措施:苗木萌幼期应早施氮肥,促进苗木萌幼生长。有机肥5%加化肥0.5-1%,每亩用量500公斤,保留霜棚,防止晚霜危害。出叶期:叶芽开展至完全出叶时,应撤除霜棚。但有晚霜危害,特别干旱的地区,仍需覆盖荫棚。施肥以氮为主,辅以磷肥。浓度逐渐加大,10天一次。抽梢期:总醣总氮含量急剧降低,生长迅su。云杉耐阴、耐寒、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属浅根性树种。以su效肥为主,还可根外追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