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碑的正面叫“碑阳”。以刻文字为主。古代刻碑的通例是碑额为标题。采用隶书体。称为“题额”;采用篆书体的。称为“篆额”。碑的背面叫“碑阴”。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称为“趺”。早期的趺座为简单的长方形,四面各有朱雀、玄武、青龙、“四神”。石碑的形式不仅表现在它的整体造型上,而且也表现在细部的装饰上。
梁思成先生根据《营造法式》的规
石牌坊厂家
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碑的正面叫“碑阳”。以刻文字为主。古代刻碑的通例是碑额为标题。采用隶书体。称为“题额”;采用篆书体的。称为“篆额”。碑的背面叫“碑阴”。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称为“趺”。早期的趺座为简单的长方形,四面各有朱雀、玄武、青龙、“四神”。石碑的形式不仅表现在它的整体造型上,而且也表现在细部的装饰上。
梁思成先生根据《营造法式》的规定,参照大量古石碑实例,绘制出了宋代石碑的标准式样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碑首的六条盘龙的头部都在碑的侧面,每边各三条,朝下,龙身向上拱起,左右两条龙的龙身、龙足相交盘结在碑的正面和背面,围着“篆额天宫”部分,这是刻写碑名的地方。碑首与碑身相连处有一层云盘相隔。所谓“鳌坐”,因为古时将海中的大龟称为鳌,所以鳌坐就是用大龟做的碑座。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地之四极,鳌足既可以支撑住天地之重,可见其力大无比,所以用鳌背负小小石碑之重自然不在话下了。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历代帝王陵的神道碑,没有尺度的限制,其碑高大雄伟。而且设有十分壮观的碑楼,仅以清代的康熙大帝的景陵为例。神道上设有圣德碑楼,俗称大碑楼,其中设有龙首龟趺碑。康熙皇帝是时间的皇帝,因为他的功德隆盛,文章字多,经雍正皇帝批准,在碑楼内并立两统石碑,左刻满文,右刻汉文。碑座下为龙趺,碑头刻双龙戏珠及“大清景陵圣德碑”篆字。碑身的文字有序文、叙文及铭文。虽有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还有当时社会各方面真实的史料,仍有一定历史价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