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叶面肥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核酸叶面肥喷施20 d后进行油麦菜的经济性状检测,分别测定叶片数和叶长,并于对照进行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数(片)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 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加1片左右的叶片,75 ml/l的,这可能使油麦菜单株重增加。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长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长
草坪液肥
核酸叶面肥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核酸叶面肥喷施20 d后进行油麦菜的经济性状检测,分别测定叶片数和叶长,并于对照进行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数(片)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 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加1片左右的叶片,75 ml/l的,这可能使油麦菜单株重增加。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叶长明显增加,其中50,75到100ml/l分别平均较对照增长1-2 cm,且100 ml/l效果佳,这也可使油麦菜单株重增。不少农户往往只将肥料溶液喷布在叶片正面而忽视叶背面,收效往往不理想。
核酸叶面肥喷施40 d后进行油麦菜的经济性状检测,分别测定叶片数和叶长,并于对照进行比较,使用不同浓度核酸叶面肥处理后油麦菜的产量有明显增加,其中从0,25,50,75,100到125 ml/l,油麦菜的产量呈现抛物线变化,以50 ml/l浓度的处理效果明显,其次是75 ml/l和100 ml/l浓度的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34%,15%和13%。为了提高紫苏的产量并达到出口要求,建议在栽培管理中,结合田间病虫害管理适当施用叶面肥。
将核酸叶面肥配制成25、50、75、100、125ml/l的核酸叶面肥梯度溶液,于油麦菜7叶期喷施,48 h后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可以看出,核酸叶面肥的喷施对油麦菜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有影响,随着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大,但高浓度有所抑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值均出现在50 ml/l,但50-100 ml/效果差别不大。只要用好叶面肥,对棉花产量的提高和的改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核酸叶面肥的喷施浓度为50-100 ml/l,喷施时间为7叶期。

叶面肥与生物菌肥有什么不同?
生物菌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由于生物菌肥是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施于土壤后需要 15~20 d 才能发挥肥效,多数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复苏,因此在施生物菌肥时要适量地配合少量氮肥,一般施复合生物菌肥 225~300 kg/hm2,且根据不同情况 ,配合施用尿素 45~75kg/hm2、磷酸二铵 75 kg/hm2。叶面肥施肥有诀窍,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品种选择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叶面施肥效果较好,而含氯离子、易挥发及难溶性肥料如碳铵、氯化铵,钙镁磷等不宜选用。如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一般配合施用有机肥 30 t/hm2),可以加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生物菌的活性。
应保持土壤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生物菌肥在土壤持水量30%以上、土壤温度 10~40 ℃、pH 值 5.5~8.5 的土壤条件下均可施用。在土壤持水量小于 30%时要及时浇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此外,生物菌肥可以配制各种作物的营养土。4、看气温施肥气温较低,则施用迟效性的厩肥、堆肥、塘泥、灰肥或人畜粪尿。一般取田园土(没有被污染过的田园土)60 kg,充分发酵腐熟的人、畜、禽粪便 30 kg,加复合生物菌肥 10 kg,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该营养土可供农作物、蔬菜、瓜果、果树等育苗、养苗等使用。
生物菌肥是一种活性菌,施用时必须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 7~10 cm。由于生物菌对作物的根系母代替亦可。四是乳酸菌。土著菌制作的过程中,造成肥料的原因是乳酸菌不能增殖,由于乳酸菌能产生酸性很强的乳酸,从而具有防腐的功能。从自然界培养纯粹的乳酸菌的方法是,先把大豆磨成豆浆,豆浆煮沸腾后趁热倒入经过灭菌的广口瓶中密闭,放入冰箱中冷藏,经过一段时间后瓶中的固体就会沉淀下来,上面澄清的液体就是纯粹的乳酸菌。比如黄瓜k多维、转运蛋白叶面肥,这款产品完全可以一次性满足黄瓜幼苗期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很方便也很实用。长期保存乳酸菌,可加入等量的砂糖后置于冰箱中即可。乳酸菌扩繁可用纯鲜牛奶,乳酸菌和牛奶的比例为 1∶10。
氨基酸液肥的详细介绍
主要功能及作用:大肥料。
氨基酸液肥的优点:1、可加水稀释100-600倍,降低肥料的成本;2、操作方便;3、抗病虫害;4、活化土壤;5、提早收成;6、提高产量。
产品功能:抗病虫害,提高收成;促进成长,提早开花;改良,提早收成。
产品适用作物:稻子、麦子、苗木类、绿草、水果类、蔬菜类和豆类。
产品适用方法介绍:
为使产品成分均匀,使用前请摇均;
根据不同作物进行稀释,具体作物稀释比例请点击:氨基酸液肥应用于不同作物的稀释比例;
对叶面进行喷洒,根部进行灌溉;
以每月3次施用的原则,结合作物生长情况施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