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躁狂与抑郁是心理天平的两个极端,如果患者心理在天平中心区域内浮动既为正常范畴,帮助患者不躁狂、不抑郁实则帮助他们到达心理平
双向情感障碍
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躁狂与抑郁是心理天平的两个极端,如果患者心理在天平中心区域内浮动既为正常范畴,帮助患者不躁狂、不抑郁实则帮助他们到达心理平衡的状态或者称之为归位到合理范畴。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如何改善或克服环性人格?
我是环性人格,多年来一直在寻求平衡感,也曾敌视过自己的这种情绪性格,终选择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无论是抑郁的,还是狂躁的,那都是我,并且是竭力保护着、爱着自己的我。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一、区分环性人格和双相
首先要区分开环性人格和双相(以下简称双相),到精神科进行心理诊断,判断目前的人格障碍状态有没有发展到双相的程度,如果已经发展到双相,需要通过服药、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调节。
因为环性人格和双相的特征吻合度很高,都具有抑郁情绪+狂躁情绪交替出现,不断循环的表现。环性人格循环周期长,强度没有双相那么大,情绪表现也处于生理能控制的范围内。因为环性人格和双相的特征吻合度很高,都具有抑郁情绪+狂躁情绪交替出现,不断循环的表现。双相因为身体机能受损,失去了一定的控制能力,需要借助药物等物理、化学因素进行控制。夸张点说,一个是大脑还能控制,一个已经不受控。
二、环性人格的来源
环性人格不是一时半会出现的,它潜伏于你的原生性格里,你可以回头去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性格。
我的位医生做出“环性人格”的判定,也是因为我的情绪特征于少年,甚至童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苗头。比如说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出现情绪暴躁一段时间后,进入多愁善感的状态。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环形人格、双相,还是人格分裂,都是我们自身在生活环境中应对不同情况产生的保护机制。
三、区分环性人格和人格分裂障碍
环性人格,也可以根据字面来解释,就好像有几个我(人格)不断循环控制大脑一样。但要注意和人格分裂障碍相区分。人格分裂是人格已经独立出来,每个人格有不同的自主意识,基本是互不干扰的。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环性人格也许更像一个低配版的“双相+人格分裂”,不同的情绪阶段,我们表现得有所差异,就像抑郁人格和狂躁人格交替控制肉体,但无论如何,我们的主体意识是不割裂的。甚至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都能让你觉得你的人生失败到连老天爷都不愿意施舍一点阳光。(人格分裂会出现无法干预另一人格的情况,环性人格却不会。)
其实环形人格的循环期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你收到了刺激或伤害,你的狂躁状态或者抑郁状态也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环性人格是爱的产物,你爱你自己,有些时候一种情绪人格无法帮你解决问题,另一情绪人格就会出现。这对我而言无法接受,脑子里没了想法,比丧着更恐bu,我担心自己一辈子不能写小说。就像你害怕到极点的时候,你的主导情绪不是恐惧、悲伤,抑郁,反而是愤怒与冲动,或者说,勇敢与无畏。
四、环性人格的具体表现和调整方法
从平静期到狂躁期Ⅰ期(个人定义),情绪会渐渐开朗、高昂,健谈好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这段时间是以社会标准来看,心理健全的时期,也是不容易受情感控制的时间,你会很理性,很大方。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该工作学习交际就去做。
狂躁期Ⅱ期,你的身心状态会慢慢变得“上火”,极其易怒,对于身边不顺眼的人和事都容易发脾气,即便你知道应该温和一点去沟通,但你就是不懂这群人为什么听不懂道理。这段时间你会超级容易得罪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人、爱人、亲密的朋友。
等到这把火烧得差不多了,整个人就会慢慢冷下来。从狂躁中缓过来的你会开始变得理性,镇静。5、人格特质:旺盛型人格特质的人通常情绪过于亢奋或饱满及情绪不稳定性等等。你很容易会去反省自己,尤其是狂躁期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然后陷入自我否定中去,于是情绪渐渐垮下来,甚至坠入冰点,抑郁期到了。你或许会成日无精打采,调动不起一切情绪,不想去做任何事情,逃避人群,逃避明天。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有这种感受。白天躲着人,晚上一直不愿意睡觉,躺在床上用手机搜寻一切你能想到的打发时光的东西,你知道自己要睡了,可你在害怕什么?你不知道,你就是不愿意面对“明天”,不愿意面对要做的事情,也许是工作太多,太难,应对人太烦了,你想。疗程:抑郁发作4-6月,躁狂发作2-3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
抑郁的反面不是开心快乐,而是活力。当抑郁期到了,尤其是当它快要攀升到高点的时候,情绪是容易崩溃的。甚至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都能让你觉得你的人生失败到连老天爷都不愿意施舍一点阳光。
抑郁期不要去沉迷酒精,这是我唯yi想说的。虽然喝醉后的你能获取片刻虚妄的,肉身的快乐。但酒劲过了之后的那段清醒,也许会让你清醒地数着人生每一件失败的事情,清醒到天明。
抑郁期的da特征就是自闭情绪,你可以自闭,这没关系的,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怀着罪恶感去推辞社交,或是强撑着去社交,这对你和身边的人都不好。不过感觉好的时候,也可以跟亲密的人说说知心话,纾解憋在心中的那口气。
请你好好吃饭,就算给自己灌几口粥也好,一定别让胃难受,抑郁期本身就容易郁结于心,有时候沉浸在悲伤里,身体负荷大,更要补充好能量。
怀疑是双相
新的开始,怀疑双相今天去医院复查了,怀疑是双相。
妈妈陪我去做的复诊,医生跟我谈了好多,开了药,我去拿药的时候,妈妈单独和医生谈了谈,我不知道她们说了些什么,只是看她眼睛红红的,也是很巧,今天去的时候正好上一次低落的情绪过去,除了有些暴躁,其它还算平稳,今天开了两个药,百忧解还有碳酸li缓释片。我想了个办法,脑子活跃的时候写细纲和精彩的桥段,把框子搭建出来。
真麻烦,对服用药物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但也还有一点担心。
很多人说吃药后副作用会特别特别大,我也不知道吃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些日子记忆力衰tui的特别厉害,眼睁睁的看着记忆流失,看着自己开始记不住东西,有些恐慌。没有办法控制这些,医生说唯yi的方案就是吃药。感觉自己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大的负担
会不会变成被情绪控制的怪wu呢?会伤害到身边的人的那种,我也不知道了。真累啊
打算把遗嘱和遗书都写好,免得出现什么意外,万一哪天控制不住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