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熔融生活垃圾焚烧炉工作原理
气化熔融生活垃圾焚烧炉工作原理:
生活垃圾于温度500~600 ℃的流化床内气化,流化床的空气过剩系数保持在0.1~0.3,流化床气体产物包括其中的未燃物、飞灰一起供立式(竖式)旋涡熔融炉,在约1350 ℃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燃烧,熔融燃烧室中的过剩系数为1.3,生活垃圾的热值要求6000kJ/kg以上 。为了使该工艺的余热发电效率达到30%以上,特
镇生活垃圾焚烧炉
气化熔融生活垃圾焚烧炉工作原理
气化熔融
生活垃圾焚烧炉工作原理:
生活垃圾于温度500~600 ℃的流化床内气化,流化床的空气过剩系数保持在0.1~0.3,流化床气体产物包括其中的未燃物、飞灰一起供立式(竖式)旋涡熔融炉,在约1350 ℃的温度下进行熔融燃烧,熔融燃烧室中的过剩系数为1.3,生活垃圾的热值要求6000kJ/kg以上 。为了使该工艺的余热发电效率达到30%以上,特在熔融炉二次燃烧室中安装快效率陶瓷换热器将空气预热到700 ℃以上,将过热器中的过热蒸汽加热,压力达到10MPa,温度为500 ℃。由于空气中不含HCL等腐蚀物质,因而无须担心高温腐蚀。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概况
日本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概况
日本的生活垃圾炉处理技术,从填埋到野外焚烧,再到有记载的工业化焚烧厂,蕞早可追溯到1897年的敦贺市10t/d批次炉项目。焚烧炉技术大致经历了批次炉、机械化批次炉、准连续炉和全连续炉,4个阶段。而全连续炉排炉即是现在泛用度蕞高的,我们通常所讲的炉排炉技术。
自敦贺项目建成,日本对国民卫生情况的关注也到了一个新高度,1900年随着日本“污物扫除法”的颁布,批次炉的发展大受鼓舞。当时批次炉的运行情况多为白天8h工作制。
然而由于批次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采用自然通风,加之使用人工搅拌的方式,导致不完全燃烧,冒黑烟的情况时有发生,邻避问题初露端倪。
实行飞灰减量化处理。
飞灰源头减量化乃是降低飞灰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该市也在该方面下足了功夫,积极联合研究院所,开展飞灰减量化处理。在2016年1-4月份,通过和研究院所的配合,运用GY-I型的飞灰稳定剂,不需要添加水泥,就能够进一步降低飞灰的产出量,利用该稳定剂处置后,和原工艺相比较,能够降低飞灰产出量约为20%左右。
(3)利用废弃石窟填埋飞灰稳定物。
该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废弃石窟生态修复技术,以此来实现对飞灰的处置。该市选择垃圾处理厂西北侧位置的废弃石窟,投资4900万元,对该石窟进行整平、防渗处理以及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然后将垃圾焚烧厂经过稳定剂处理之后的飞灰稳定物、炉渣以及建筑垃圾等填埋在该石窟位置,当填埋到设计标高的时候,采取封场施工,并将一些植物种植在其上面,不仅实现了对飞灰的有效处理,还有助于美化环境,真正做到了生态修复。

回转窑
生活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机理与水泥工业的回转窑相类似,主要由一倾斜的钢制圆筒组成,筒体内壁采用耐火材料砌筑,也可采用管式水冷壁,用保护滚筒。自入口处,垃圾进入筒体;垃圾随筒体进行同步旋转,并同时向前运动;在筒内,垃圾完成干燥、着火、燃烧、燃尽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焚烧炉可根据筒体的转速改变,调节垃圾在窑内的停留时间。对于成分较为复杂、具有毒有害性质的工业废弃物及医院垃圾,回转窑焚烧炉的处理效果较佳,但该炉型的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