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前世今生”
滴定分析法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晚期。19世纪上半叶,法国化学家Joseph Louis -Lussac命名了这一化学分析方法,因此常被认为是滴定法的。如今,滴定法成为的化学分析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应用广、速度快、成本低且可自动化。自动电位滴定法在20世纪中期开始流行,Metrohm公司是这一领域的先锋。1949年,Metrohm迈出了自动电
全自动过氧化值滴定价格
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前世今生”
滴定分析法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晚期。19世纪上半叶,法国化学家Joseph Louis -Lussac命名了这一化学分析方法,因此常被认为是滴定法的。如今,滴定法成为的化学分析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应用广、速度快、成本低且可自动化。自动电位滴定法在20世纪中期开始流行,Metrohm公司是这一领域的先锋。1949年,Metrohm迈出了自动电位滴定的步,推出台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skop。这是一款为滴定用户特别设计的酸度仪。
迈向自动化的步 -
每一位化学学生和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学生都曾经用玻璃滴定管操作过手工滴定。这个实验现在仍然用于解释滴定原理。但是,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可重复的分析结果,那自动化是必要手段。自动进行滴定和样品处理,能得到的分析结果。
- 自动配液和记录数据 -
1949年,Metrohm推出了一款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iskop,这是专门为滴定设计的酸度仪。它可以通过增强等当量点pH值的分辨率使分析者得到更的结果。那时,滴定曲线(如pH值和滴定剂体积所形成的曲线)仍然只能手工绘制。
1957年,Metrohm用支活塞滴定管取代了玻璃滴定管,大大改善了滴定加液的简易度和精度。
1961年,台能够自动记录滴定曲线的自动电位滴定仪Potentiograph诞生,标志着又一新的里程碑出现。仪器右侧的显示屏显示出Potentiograph绘制的滴定曲线。
1971年,由于Titroprint 475可以与计算机联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不但能自动记录滴定曲线,还能对其进行评估。自动电位滴定仪通过集成微处理器具有计算分析能力。这是电位滴定法的开端。
1978年,推出的自动电位滴定仪Titroprocessor 636,将微处理技术和动态滴定结合,这就是说越接近滴定终点加液体积越小,在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增强精度。
- 奥秘一代 -
2016年,Metrohm推出了增加样品通过量且可以连续运行的全新的全自动概念。得益于此,新的自动电位滴定仪平台OMNIS能够分析大量的样品。在软件方面,界面友好成为软件界热词,这意味着想客户所想。例如,当需要滴定同一样品中的几种物质时,OMNIS将测试结果按样品归类,而不是按分析方法归类。新的OMNIS平台,使用全新的自动化概念,满足现代实验室中分析大量样品的需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