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冠主干分层形由主干分层形演变而来,该树形产量高,负荷大,适合行株距3m×2m(亩栽111株)的枇杷密植园。主干高30-40cm,第i一层4个主枝与中心干成70度夹角,第二层3个主枝,于中心干成60度夹角,第三层2个主枝与中心干成45度夹角,共留3层,层间距50—80cm,3-4年完成整i形,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减少主枝层数。
其整i形方
枇杷树苗供应商
小冠主干分层形由主干分层形演变而来,该树形产量高,负荷大,适合行株距3m×2m(亩栽111株)的枇杷密植园。主干高30-40cm,第i一层4个主枝与中心干成70度夹角,第二层3个主枝,于中心干成60度夹角,第三层2个主枝与中心干成45度夹角,共留3层,层间距50—80cm,3-4年完成整i形,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减少主枝层数。
其整i形方法为:选择30cm-40cm的苗木定植,栽后不作任何修剪,待其抽生顶芽和侧芽(腋芽),顶芽任其自然向上生长,选留4个腋芽枝为第i一层主枝,伸向4个方向,使之与中心干成70度夹角(可用竹竿固定),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枝梢停止生长时扭梢、环割,拉平以促进成花。中心干第二次萌发的侧枝,若与第i一层相距在40cm以下,则在梢长30cm时扭梢,若分枝距第i一层在40cm以上,则选作第二层主枝,与中心干成50度-60度夹角,按同法选留第三、四层主枝(与中心成30度-45度夹角)。等第四层主枝留好后,剪除中心干,其余枝除主枝顶芽任其生长外,其它侧枝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环割促花。
枇杷树叶斑病:
灰斑病的危害:在叶片上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圆形,后变灰白色,病、健部位分界明显,有较狭窄的黑褐色环带,灰白色至灰黄色。果实受害后出现明显凹陷的圆形紫褐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侵害叶片的病斑有急性型和缓慢型两类,急性型常引起叶片焦枯,落叶。侵害枝干的病斑与枝干腐烂病相似,有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类。灰斑病还能为害果实。

枇杷树的施肥方法
全园施肥法:对于成年枇杷园,枇杷树根系已布满全园,可将肥料均匀地撒布全园,再翻入土中。全园施肥若与条状施肥或放i射沟施肥相结合,可更好地发挥肥效。此法施肥较浅,易使枇杷根系上移。
叶面喷肥法:叶面追肥,是将肥料溶于水中,直接喷布到枇杷树叶片上,使叶片直接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方法。根外追肥方法简单易行,肥料用量小,吸收利用快。根外追肥对保花保果、促进果实发育、改善、矫治缺素症、提高肥效(防止土壤化学或生物固定)和调节枇杷树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根外追肥作用时间短,只能起着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
叶片是枇杷树生理生化活动的中心。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具有吸收肥分的能力。生长期幼叶的背面,吸收肥分的能力较强。
通常叶片吸收肥分和根系一样,在酸性条件下,阴离子易被吸收,而在碱性条件下,阳离子易被吸收。根外追肥所用的微量元素,多为物质单纯的肥料。在春季进行根外追肥,浓度可略高些;在夏秋高温干旱季节进行,浓度应适当低些,以免产生肥害。
多种肥料混合使用时,适宜的浓度应按比例下降。此外,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药,进行根外追肥,但一定要注意肥料种类和药剂种类的酸碱性,酸性和碱性不能混用。
滴灌施肥法:滴灌施肥方法,也是一项的施肥灌溉技术。具有供肥及时、肥分分布均匀、不伤根、保护土壤结构、用工少和肥料用量少等优点。但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水质达不到要求,易造成滴头堵塞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方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