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的好处
换热管束的金属壁面是换热器的换热面。换热管的类型不尽相同,大部分的换热管直径分为16mm 20mm和25mm三种类型,管子的厚度划分成1mm,1.5mm,2mm和2.5mm。国外出口到我国的管壳式换热器,横截面能够达到8mm,管子厚度只有0.6mm。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比国内的换热器效率要高很多,所以很受客户的欢迎。管壳式换热器里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锅炉管壳式换热器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的好处
换热管束的金属壁面是换热器的换热面。换热管的类型不尽相同,大部分的换热管直径分为16mm 20mm和25mm三种类型,管子的厚度划分成1mm,1.5mm,2mm和2.5mm。国外出口到我国的管壳式换热器,横截面能够达到8mm,管子厚度只有0.6mm。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比国内的换热器效率要高很多,所以很受客户的欢迎。管壳式换热器里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为螺旋形能够将换热器的湍流效果提高到很大,显著提高了传热效率。如果把内部壳层与管层设计的不对称,能够提高4.6倍的传热效率。
因为有这样的不对称设计,导致了管壳式换热器在汽-水换热方面的位置。换热器的高传热效率能够实现14000w/m2.k,大幅度增加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投入。大部分的管壳式换热器都是用金属制作的,伴随着国内新的GMP的出台,用不锈钢316L来制作的换热器,就会在饮料,食品和药品制造领域的选择。换热器使用行业广泛,能够在热电、厂矿、食品、机械轻工、民用建筑等行业的供暖、生活热水和沐浴用水。
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介绍
目前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布局简单、牢固、易于制造、数据范围广、处理量大、适应性强。但在传热效率、设备紧凑性、单位传热面积金属消耗等方面稍逊于各类板式冷凝器。这种冷凝器通常包括固定管板、U型管和浮头。管式冷凝器主要由壳体、管板、花板牵制和顶盖组成。
在圆壳体内设有平行牵制,管型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道在管板上的固定办法一般回收焊接法或胀接法。上盖设有进出口管,通过螺钉与壳体两端法兰连接,上盖与管板形成流体分派室。管式冷凝器在换热过程中,冷却水从顶盖连吸收进入管内流动,管内称为管程;有害蒸汽在牵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流动,管程称为壳程;牵制的外部产品是传热面积。在冷凝回收过程中,无论是对饱和蒸汽还是不凝性气体,一般好在程度冷凝器壳程冷凝,因为它在传热、压降和清洗方面是合理的。

管壳式换热器如何选择走管程还是壳程
管壳式换热器如何选择走管程还是壳程?管程指介质流经换热器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部分。 壳程系指介质流经换热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的部分。这个涉及到管壳式换热器流体选择问题,主要依据有两流体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可以利用的压力降、结构和腐蚀性以及设备方面的考虑。
对管壳式换热器,宜遵守以下原则:
1、高温物流宜走管程,低温物流宜走壳程。干净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易产生堵、结垢的物流宜走管程。有腐蚀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无腐蚀性的物流宜走壳程。压力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压力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流速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而流速较高的物流宜走管程。给热系数较大的物流宜走管程,而给热系数较低的物流宜走壳程。
2、换热器的管道布置应方便操作和维修,并且不应妨碍操作和检修通道的通行。带有阀门和调节阀组的管道应靠近换热器的操作通道布置。
3、在具体选择时,上述原则经常不能同时兼顾,会互相矛盾,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主要问题,作为选择的依据。 而且不同换热器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比如U型管的,管程就不能走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