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淬火处理
调质处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
磨床导轨淬火生产线那家好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郑州领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淬火处理
调质处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
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光学镜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7、高温回火时装炉温度不应超过其规定的回火温度,为防止裂纹产生,高合金零件高温回火时装炉温度不应高于300℃。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调质淬火生产线
从理论上讲,调质即是 淬火 + 高温回火 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的工艺方法。如果其中一个工步达不到要求,调质就不会很理想,因此难度的确很大。严格来说,不仅要达到硬度要求,而且还要达到金相组织的要求,如果只考虑硬度要求,不考虑组织性能,难度就不会太大,但却常常会造成调质组织不良的后果。期间对预冷时间、淬火温度(从900-780都试过)、冷却时间、淬火液的浓度等都做了调试,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没有办法,更换为油,合格,任何条件都没有变。
调质确实是个重要工序,但要达到预期的调质目的,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调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回火温度等等!
我认为真正是质量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减少人这个因素的影响!要想保证高质量的调质件,就应该上调质生产线!完全靠设备、靠工艺来保证设备质量!
在调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材料化学成分,同样的一个牌号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可能不同,就得采用不同的淬火温度,
2、工件形状,对于长细的杆件类零件、薄壁类零件,热处理变形量较大,后校正工件量大
3、零件的尺寸,拿45钢来说,临界淬火尺寸9-14mm,设计者不了解热处理,机加后就要调质。他们不管你淬火后裂不裂的问题,一旦裂了,就说你“什么水平”遭来鄙视。
4、铸造类零件调质:有的铸件铸造质量本来就差,气孔,疏松,夹杂,一大片的铸造问题,淬火开裂后说是你热处理淬裂的。
5、材料混料,相信搞热处理的同行们都遇到过,碳素钢和合金钢没有分开就送来热处理的。
6、设备问题,在回火时,设备“跑温”,升高了,调质后硬度低,又得重新淬火,再次来过。
用什么设备做调质比较好
①一般多用炉调质:淬火延迟时间做不到,动作太慢。要是批量大、产品尺寸满足的话,连续炉可能会比较好,出炉到淬火之间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②延迟时间是指从后室到前室以至落入油槽这段时间太长吧?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尤其是对装炉致密度较小的薄小零件不利。
③虽然多用炉有转移时间,但和井式炉相比要短得多,零件没有氧化和脱碳,冷却效果也好很多,零件一致性很高!质量相当稳定,但受冷却介质的限制。不过多用炉调质成本也高。
④如果大件,在多用炉效果好,有保护,不会氧化,脱碳!小件我觉得网带是不错选择,比如40MM以下长度不超网带的宽度
a.成本低(相对多用炉)
b.产量大
c.质量稳定
d.工人劳动强度低
⑤在多用炉做调质淬火。加热温度与普通炉子是一样的。优点是保护汽氛加热淬火过程中,工件在炉内受保护汽体的保护。正常情况下产品不易氧化脱碳。炉气碳势设定在0.5就可以。碳势太高炉内容易积炭,也是浪费。碳势太低影响下一炉渗碳产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