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六次大提速:1997—2007年的六次大提速,使升入了普铁(时速160的特别列车)和铁路(运行160及其以上时速的动车组即高速列车)时代。
1997年4月1日零时次大提速。开行了狭义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高时速达140公里。客车平均时速由1993年初48公里提到54.9公里。
1998年10月1日零时第二次大提速,广
A75轨道扣件
铁路六次大提速:1997—2007年的六次大提速,使升入了普铁(时速160的特别列车)和铁路(运行160及其以上时速的动车组即高速列车)时代。
1997年4月1日零时次大提速。开行了狭义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高时速达140公里。客车平均时速由1993年初48公里提到54.9公里。
1998年10月1日零时第二次大提速,广义列车高时速达160公里,非提速区段列车高120公里:提升了普铁档次。
2000年10月21日零时第三次提速,提速线接近一万公里,客车平均时速到60.3公里。列车七个等级调整为三个。扩大了中普铁的范围。
2001年10月21日零时第四次提速,提速线增加三千公里。
2004年4月18日零时第五次提速,提速线增加三千五百公里,增开19对高时速160公里的直达特快列车,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即升级为中级铁路,引进外国动车组,货车系统大改革。
2007年4月18日零时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开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212对城际铁路动车组,出现了的高速列车CRH,形成一批客运通道,铁路进一步大发展。而且既有线上高时速达250公里,走到了高速铁路的门口了。
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技术要求,由于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对扣件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客运专线用扣件系统应具有以下主要性能。保持轨距能力扣件系统应保持由钢轨和混凝土轨枕(或混凝土轨道板)组成的轨道框架几何特征稳定,即保持轨距和防止轨距扩大,同时增强轨道框架的弯曲和扭转刚度,以保证轨道框架的稳定性。

研发适应客运专线扣件系统的弹性垫层:(1)通过对扣件系统弹性垫层分析,结合我国工程实践,制定了客各类弹性垫层技术要求,物理性能指标与国际接轨。(2)利用超弹性有限元法研究设计垫板结构,提高了设计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业设计方法接轨。(3)通过合理配方选型,利用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为主体材料,研制出各种轨下垫板,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客专扣件系统橡胶垫板技术规范。采用橡塑共混材料研制的绝缘缓冲垫板能够满足系统绝缘、缓冲和防滑等性能要求。(4)采用技术,研究了聚酯弹性体注塑发泡微孔结构,发泡倍率等对产品物理性能及刚度的影响;研究了注塑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控制产品稳定生产的工艺参数;研发了热塑性弹性体弹性垫板。

为与原WJ-8型(含WJ-8A、WJ-8B)扣件有所区分,避免混淆,将修改后的扣件系统命名为WJ-8C型扣件系统。适用范围1)扣件系统适用运营条件:高速度350km/h客运专线,轴重170kN(考虑轴重可能增加10%)。2)扣件系统适用线路条件: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修改方案:1)与CRTSII型轨道板接口完全统一。微调各接口尺寸,使扣件与CRTSII型轨道板接口完全一致,重点调整了两承轨槽外侧挡肩测间距的测定位置及对应尺寸,并将钢轨轨顶面到承轨台表面的高度由208mm调整为210mm,消除对轨道板打磨参数调整的担心。2)修改钢轨高低位置调整方式。将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由0~+30mm调整为-4~+26mm。3)修改钢轨左右位置(轨距)调整方式。将原在钢轨与铁垫板挡肩间仅起绝缘和缓冲作用的绝缘块增加不同厚度的规格以实现每股钢轨左右位置±2mm(轨距±4mm)的微小调整,更大调整时再更换不同号码的轨距挡板,减小钢轨左右位置(轨距)调整时更换不同号码的轨距挡板成本4)扣件阻力按常规阻力设置。
取消本扣件中的轨下复合垫板的配置。扣件阻力按常规阻力设置。
WJ-8型扣件适用范围明确如下:WJ-8A型扣件采用A类弹性垫板(静刚度为35±5kN/mm),适应兼顾货运的高速度为250km/h的客运专线运营条件;WJ-8B型扣件采用B类弹性垫板(静刚度为23±3kN/mm),适应铺设双块式无砟轨道,高速度为350km/h的客运专线运营条件;WJ-8C型扣件采用B类弹性垫板(静刚度为23±3kN/mm),适应铺设CRTSII型轨道板,高速度为350km/h的客运专线运营条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