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流程-总结
4.现场总结会
能源审计现场诊断结束后,审计团队需就现场审计情况进行简单汇总及初步分析。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沟通确认。由审计单位向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组成员通报现场能源审计初步结果,要求至少有能源管理负责人、各设备主要负责人参会,确保各负责人意见达成一致。
5.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调阅的企业能源消耗数据、能源管理现状、
能源审计收费
能源审计流程-总结
4.现场总结会
能源审计现场诊断结束后,审计团队需就现场审计情况进行简单汇总及初步分析。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沟通确认。由审计单位向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组成员通报现场能源审计初步结果,要求至少有能源管理负责人、各设备主要负责人参会,确保各负责人意见达成一致。
5.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调阅的企业能源消耗数据、能源管理现状、能源审计现场诊断及数据分析结果,分析用能单位的用能薄弱环节,分析节能潜力,并在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经过与用能单位协商、讨论,终完成报告。报告中应该包括改善能源管理的措施,运行维护的建议,低成本无成本节能项目、重大项目的改善方案,以及各能源绩效参数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6.报告提交及解读
报告定稿后向审计委托方正式提交能源审计报告,与被审计企业召开项目总结会议并进行报告解读。
加强节能管理,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收费
加强用能节能管理。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加强用能管理,切实改变敞开供应能源、无约束使用能源的现象。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落实目标责任,实行能源审计,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从严控制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建燃煤火电机组。
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落实目标责任,实行能源审计制度,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扩大能源管理师试点;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加快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地方节能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对进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公告考核结果。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企业,强制进行能源审计,限期整改。企业要接受所在地区节能主管部门的监管,争当行业节能减排的。
什么是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是指用能单位或委托能源审计机构,根据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加强用能单位科学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能源审计是一种宏观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是以企业的二级能源计量为基础,计算分析各种层次的能耗指标和节能量指标。能源审计以统计计量数据为基础,不需要进行比较的测试。能源审计所取得的数据是一个统计期的实际数据。
在企业确定实施能源审计后,实施部门(一般是节能主管部门)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编制企业能源审计方案。
企业能源审计方案应包括:审计负责人、审计工作小组成员、审计内容、任务分配和工作进度等。
审计负责人一般应是企业节能分管领导,协调企业相关部门协同开展能源审计。审计工作小组成员可有以下人员组成;企业能源管理、综合统计、财务人员、工艺、设备、分公司(车间)能源管理员。
根据《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审计内容主要有以下九方面:
(1)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
(2)企业的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
(3)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4)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5)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6)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7)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8)节能量计算。
(9)审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