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配制抗渗混凝土的技术目标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孔隙、微裂缝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抗渗等级要求。抗渗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是满足抗渗要求,因此,抗渗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设计抗渗等级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1)宜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
(3)粗
抗裂膨胀剂
通常配制抗渗混凝土的技术目标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孔隙、微裂缝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抗渗等级要求。抗渗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是满足抗渗要求,因此,抗渗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设计抗渗等级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1)宜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
(3)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4)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采用F类,并不应II级。
(5)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现场管理,强化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特别是振动棒操作人员,不能过振也不能漏振,防止麻面和蜂窝现象出现。
(6)加强混凝土结构后期养护,特别是双掺掺合料的更是要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2020 年之后,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规模大的碳市场。而统一碳市场对碳排放的硬约束下,将加大水泥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的,提升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积极性,这就为水泥外加剂,特别是减水剂、省煤剂、助磨剂、等以帮助水泥企业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水泥外加剂企业带来机会和挑战。水泥工业“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使命,也是一次关键的行业转型,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业绩可持续增长的阳光大道。
基于水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泥水化会带来体积收缩和产生水化热,所以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主要产生冷缩和干缩,这是它的固有特性。这种变形随着有制或限制的大小,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受限制的收缩叫做自由收缩,自由收缩不会引起开裂;受到限制的收缩叫做限制收缩,限制收缩达到某定值时就引起开裂。相反,自由膨胀会引起开裂,而限制膨胀则不发生开裂。
该方法的原理是在结构收缩应力大的部位给予相应较大的膨胀应力补偿具体作法,MPC加强带的宽度约两米。带之间适当增加水平构造钢筋10%,带的两侧分别架设密孔铁丝网,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施工时,先浇带外微膨胀(掺6%MPC)混凝土,浇到加强带时,改为大膨胀混凝土(掺12%MPC)混凝土,该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弹簧高5Mpa。如此连续浇注下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