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模式
1、林下仿种植模式
林下仿黄精种植技术指的是挖的小黄精进行育苗,然后再移栽到树林下栽培。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黄精主要分布在针阔混交林、毛竹林、林、油茶林及其林缘与山谷溪沟两旁,尤其在毛竹林下生长良好,分布。黄精种植,这种栽培模式一般4年收一茬,除去林木的经济收益,单看黄精,其亩产
黄精种植
黄精种植模式
1、林下仿种植模式
林下仿黄精种植技术指的是挖的小黄精进行育苗,然后再移栽到树林下栽培。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黄精主要分布在针阔混交林、毛竹林、林、油茶林及其林缘与山谷溪沟两旁,尤其在毛竹林下生长良好,分布。黄精种植,这种栽培模式一般4年收一茬,除去林木的经济收益,单看黄精,其亩产量大概3000公斤,按目前的湿品收购价格15-16元/公斤计算,亩效益能达到5万元左右,除去种植成本,平均每年纯利每亩收益万元以上。
2、茶园套种模式
茶园套种黄精是一种很好的种植模式,因为茶树根比较深,黄精的根比较浅,彼此没有竞争优势,而且茶树落下的叶子对黄精生长有帮助,所以两种作物生长并不会存在争肥现象。林下间作黄精遮荫效果好,遮阳网次之,人工搭设荫棚也可,调节其透光率在30%。黄精种植,一般种在茶园的黄精三年亩收益大约2000公斤,按照目前湿品收购价,亩效益可达3万元。黄精种植,加上每年茶树的收益,以及套种模式更加节约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平均每年的亩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黄精种植栽培方法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型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黄精种植,还有人认为食用黄精可以延年,所以黄精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姜型黄精的原植物为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而大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黄精种植,今年人们对健康/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重视,导致黄精的市场需求量加大,野外采挖量有限,人工栽培成为延续物种平衡市场需求的方法。
叶氏药材在这里为大家简单整理了一下黄精的栽培方法:黄精主要有两种种植方式块茎种植&种子育苗,种子育苗相对比较繁琐,有一定培育难度技术,建议新晋药农不要轻易操刀。
块茎繁殖
每年春秋两季适合种植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挑选尾端有芽头的部分作为种源,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上覆盖腐殖质土混合少量沙土为宜。黄精粥:黄精20克,粳米100克,先将黄精煮汁,去药渣,再入粳米一起煮,粥熟后加白糖食用。浇灌定根水,定植后3—5天浇水一次,此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选择秋冬季种植使用地膜或在表面覆盖圈肥和干草以保暖。
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
待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保湿。
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此法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相对湿度很难保持,湿度过大种子霉变,水份过干萌发无力,培育风险较高。且培育总时较长。
黄精的药膳方
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可以作为日常菜肴搭配食用。
1.整鸡肉
与鸡肉同蒸,鸡熟食用,也可与猪肉炖食,若水蒸,每次量为干者9~15克,鲜者30~60克。
2.黄精膏
制黄精250克,蜂蜜100克。将黄精洗净,加10倍水煮沸1小时,去渣取汁;加6倍水再煮沸半小时,过滤取汁,两汁合并,以小火浓缩稀流膏状,加入蜂蜜烧开,过滤取汁,候温装瓶,每次2汤匙,每日2-3次。黄精种植,作为中药使用的主要是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以多花黄精(姜形黄精)的质量为佳。可益精养血。适用于精神倦怠,肺虚咳嗽,腰膝酸软等。另外,还有九转黄精膏,是取黄精、等份,水煎取浓汁,加蜂蜜适量,混匀,煎沸可以补益脾,常吃也可益寿。
3.黄精酒
制黄精20克,白酒500克,同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10日后饮用,每次1小盅,每日2-3次。可健脾利湿养阴。用于面浮肢肿,发枯变白,皮肤干痒,心烦急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