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触控
触控技术人们并不陌生,银行的取款机大多有触摸屏功能,很多医院、图书馆等的大厅都有这种触控技术的电脑,支持触摸屏的手机、MP3、数码相机也很多。但是这些已经存在的触控幕都是单点触控,只能识别和支持每次一个手指的触控、点击,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而多点触控技术(Multi-Touch)能把任务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
多点拼接触摸定制
多点触控
触控技术人们并不陌生,银行的取款机大多有触摸屏功能,很多医院、图书馆等的大厅都有这种触控技术的电脑,支持触摸屏的手机、MP3、数码相机也很多。但是这些已经存在的触控幕都是单点触控,只能识别和支持每次一个手指的触控、点击,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而多点触控技术(Multi-Touch)能把任务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屏幕识别人的五个手指同时做的点击、触控动作。
多点触控发展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同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首份探讨触控技术的学术文献。1984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一种能够以多于一只手控制改变画面的触屏。同时上述于多伦多大学的一组开发人员终止了相关硬件技术的研发,把研发方向转移至软件及界面上。同年,微软开始研究该领域。1991年Pierre Wellner对多点触控 “数码服务台”,即支持多手指的提案,研制出一种名为数码桌面的触屏技术,容许使用者同时以多个指头触控及拉动触屏内的影像。1999年,“约翰埃利亚斯”和“鲁尼韦斯特曼”生产了的多点触控产品包括iGesture板和多点触控键盘。在2005年,被苹果电脑收购。2006年,纽约大学的领导研发的新型触摸屏可由双手同时操作,并且支持多人同时操作。2007年,“苹果”及“微软”分别发表了应用多点触控技术的产品及计划,令该技术开始进入主流的应用。
目前触摸屏技术领域的重大趋势有哪些?
答:我们看到的一个大趋势是用于交互式触摸屏体验的应用程序。无论是店内体验,仓库应用还是生产力工具,大多数应用程序现在都是在假设它将与触摸屏一起使用的前提下编写的,从而进一步加速了触摸屏的采用。
另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趋势是屏幕越大,它就越漂亮。伴随更大触摸屏技术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22英寸及以上触摸屏被用于面向客户的应用。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数字体验方向的迁移。大多数零售商和正在从宽屏幕尺寸转向纵向屏幕,为客户提供类似于他们习惯的智能手机的体验。尽管内容在景观模式中看起来好的用例仍将存在,但趋势正在朝向纵向的方向发展。应考虑视频屏幕的视角和方向可管理性,以便触摸屏在重新启动和更新后仍可保持正确的方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