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溶液,根据用途不同有表面顶处理溶液、沉积金属溶液、退镀溶液等。
(1)表面顶处理溶液:为了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被镀表面必须预行严格的预处理,包括电净处理和活化处理,所以有电净液和活化液。
电净液:用电解的方法清除零件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杂质称为电净处理。电净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10℃不结冰,可长期存放,腐蚀性小。零件电净处理后用清水冲洗。
电镀加工厂
电镀溶液,根据用途不同有表面顶处理溶液、沉积金属溶液、退镀溶液等。
(1)表面顶处理溶液:为了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被镀表面必须预行严格的预处理,包括电净处理和活化处理,所以有电净液和活化液。
电净液:用电解的方法清除零件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杂质称为电净处理。电净液为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10℃不结冰,可长期存放,腐蚀性小。零件电净处理后用清水冲洗。
活化液:用电解的方法除去零件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称为活化处理,目的是使零件表面露出金属光泽,为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创造条件。
(2)沉积金属溶液:电刷镀溶液一般分为酸性和碱性两大类。酸性溶液比碱性溶液沉积速度快1.5~3倍,但绝大部分酸性溶液不适用于材质疏松的金属材料,如铸铁,也不适用于不耐酸腐蚀的金属材料,如锡、锌等。碱性和中性电镀溶液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可获得晶粒细小的镀层,在边角、狭缝和盲孔等处有很好的均镀能力,无腐蚀性,适于在各种材质的零件上镀复。
(3)退镀溶液:用于除去不需镀复表面上的镀层,主要退除铬、铜、铁、钴、镍、锌等镀层。
电镀硬铬时如何去除铁杂质呢?
前面我们介绍过铁杂质对于镀铬液的污染以及会出现的状况,那么对于我们操作人员在平时的电镀过程中应该样去除这些铁杂志呢?现在就帮大家整理了三种方法。
那么如果镀液已被铁离子造成污染,可以做以下的处理:
1、稀释法,根据Fe3+的含量,使其冲稀后的Fe3+的浓度降到5g/L以下,然后根据化验结果补充铬酐和硫酸。
2、离子交换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铬酸含量较高,在进入树脂之前需要稀释到80g/L以下方可进行,以免破坏榭脂。
3、隔离电解法,将溶液注入阴极室电解处理,将Cr6+还原成Cr3+,作用就是使溶液的pH值升高,金银铜电镀批发,使铁等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过滤和去除,含有Cr3+的溶液通过电渗析进入阳极室进行电解,使Cr3+氧化成Cr6+,pH值降低,这种方法,处理。
电镀加工相关术语知识普及
1.不连续水膜: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2.孔隙率:单位面积上的个数。
3.:从镀层表面直至底层覆盖层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它是由于阴极表面上 的某些点 的电沉积过程受到障碍,
使该处不能沉积镀层,而周围的镀层却不断加厚所造成。
4.结合力: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的强度。
5.变色: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6. 起皮: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7.剥离: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表面镀层的破碎或脱落。
电镀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除了导电体以外,电镀亦可用于经过特殊处理的塑胶上。电镀的过程基本如下:电镀后被电镀物件的美观性和电流密度大小有关系,在可操作电流密度范围内,电流密度越小,被电镀的物件便会越美观;反之则会出现一些不平整的形状。电流密度指一定面积上的电流分布,常用的电流密度单位是安培每平方分米[ASD]和安培每平方英尺ASF。一般情况下,电镀铜供应商,电镀槽液呈酸性,能够腐蚀溶解阴极镀层金属,贵州电镀铜,当电流密度太小时,由于酸性槽液的溶解,镀层金属会呈现疏松和无光泽的外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