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躁郁症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自控而感到挫败、自责和低自尊,同时还很容易面临“你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指责。其实,在大脑机能正常运转时,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但当疾病带来大脑的紊乱时,要求完全的“自制”是不现实的。
这种变化发生在大脑深处,无法被肉眼观察。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它的存在,但出于不理解和不知情下的误解和指责,可能会雪上加霜,成为新的fu面应激因素,这就
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
患有躁郁症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自控而感到挫败、自责和低自尊,同时还很容易面临“你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指责。其实,在大脑机能正常运转时,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但当疾病带来大脑的紊乱时,要求完全的“自制”是不现实的。
这种变化发生在大脑深处,无法被肉眼观察。很多人并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它的存在,但出于不理解和不知情下的误解和指责,可能会雪上加霜,成为新的fu面应激因素,这就要求父母多一些耐心、包容和理解来维持同情和关怀。④抑郁状态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谨慎使用抗抑郁剂,选择转躁作用小的抗抑郁剂,治liao中权衡利弊,避免躁狂和抑郁来回转换,拉莫三嗪、碳酸li对治liao抑郁有效。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学习情绪障碍和治liao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帮助孩子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引导孩子配合治liao,那么会对治liao有更大帮助。
此外,心理咨询可作为辅助,比较典型的有CBT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沟通和问题解决方面的技巧。
后需要提到的是,照料儿童躁郁症患者本身也可能会对父母造成不小的挑战,除了反复奔波就医之外,可能还需要花很多精力来应付孩子的情绪突变、留意孩子使其不因冒险行为而伤害到自己或其他人、处理孩子冒险行为带来的后果等,因此带来的压力很可能会影响到父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因为环性人格和双相的特征吻合度很高,都具有抑郁情绪+狂躁情绪交替出现,不断循环的表现。父母也需要处理好这些压力,并好好照顾自己。
如何改善或克服环性人格?
我是环性人格,多年来一直在寻求平衡感,也曾敌视过自己的这种情绪性格,终选择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无论是抑郁的,还是狂躁的,那都是我,并且是竭力保护着、爱着自己的我。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一、区分环性人格和双相
首先要区分开环性人格和双相(以下简称双相),到精神科进行心理诊断,判断目前的人格障碍状态有没有发展到双相的程度,如果已经发展到双相,需要通过服药、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调节。
因为环性人格和双相的特征吻合度很高,都具有抑郁情绪+狂躁情绪交替出现,不断循环的表现。环性人格循环周期长,强度没有双相那么大,情绪表现也处于生理能控制的范围内。关于双相障碍的一些事实-双相障碍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神经递质变化、压力等。双相因为身体机能受损,失去了一定的控制能力,需要借助药物等物理、化学因素进行控制。夸张点说,一个是大脑还能控制,一个已经不受控。
二、环性人格的来源
环性人格不是一时半会出现的,它潜伏于你的原生性格里,你可以回头去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性格。
我的位医生做出“环性人格”的判定,也是因为我的情绪特征于少年,甚至童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苗头。比如说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出现情绪暴躁一段时间后,进入多愁善感的状态。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环形人格、双相,还是人格分裂,都是我们自身在生活环境中应对不同情况产生的保护机制。
三、区分环性人格和人格分裂障碍
环性人格,也可以根据字面来解释,就好像有几个我(人格)不断循环控制大脑一样。但要注意和人格分裂障碍相区分。人格分裂是人格已经独立出来,每个人格有不同的自主意识,基本是互不干扰的。
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环性人格也许更像一个低配版的“双相+人格分裂”,不同的情绪阶段,我们表现得有所差异,就像抑郁人格和狂躁人格交替控制肉体,但无论如何,我们的主体意识是不割裂的。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人格分裂会出现无法干预另一人格的情况,环性人格却不会。)
其实环形人格的循环期并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你收到了刺激或伤害,你的狂躁状态或者抑郁状态也会被激发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环性人格是爱的产物,你爱你自己,有些时候一种情绪人格无法帮你解决问题,另一情绪人格就会出现。zhi疗流派有支持心理治liao、认知行为治liao、人际关系治liao和短程精神分析治liao。就像你害怕到极点的时候,你的主导情绪不是恐惧、悲伤,抑郁,反而是愤怒与冲动,或者说,勇敢与无畏。
四、环性人格的具体表现和调整方法
从平静期到狂躁期Ⅰ期(个人定义),情绪会渐渐开朗、高昂,健谈好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这段时间是以社会标准来看,心理健全的时期,也是不容易受情感控制的时间,你会很理性,很大方。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去做重要的事情,该工作学习交际就去做。
狂躁期Ⅱ期,你的身心状态会慢慢变得“上火”,极其易怒,对于身边不顺眼的人和事都容易发脾气,即便你知道应该温和一点去沟通,但你就是不懂这群人为什么听不懂道理。这段时间你会超级容易得罪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人、爱人、亲密的朋友。
等到这把火烧得差不多了,整个人就会慢慢冷下来。从狂躁中缓过来的你会开始变得理性,镇静。目前小天经过2个月的治liao,病情已经稳定控制,情绪稳定,生活表现如常,已经恢复去上学了。你很容易会去反省自己,尤其是狂躁期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然后陷入自我否定中去,于是情绪渐渐垮下来,甚至坠入冰点,抑郁期到了。你或许会成日无精打采,调动不起一切情绪,不想去做任何事情,逃避人群,逃避明天。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有这种感受。白天躲着人,晚上一直不愿意睡觉,躺在床上用手机搜寻一切你能想到的打发时光的东西,你知道自己要睡了,可你在害怕什么?你不知道,你就是不愿意面对“明天”,不愿意面对要做的事情,也许是工作太多,太难,应对人太烦了,你想。②兴趣缺乏,患者对什么都没兴趣,对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失去兴趣,整日生活懒散,行为被动,离群索居。
抑郁的反面不是开心快乐,而是活力。当抑郁期到了,尤其是当它快要攀升到高点的时候,情绪是容易崩溃的。甚至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都能让你觉得你的人生失败到连老天爷都不愿意施舍一点阳光。
抑郁期不要去沉迷酒精,这是我唯yi想说的。虽然喝醉后的你能获取片刻虚妄的,肉身的快乐。但酒劲过了之后的那段清醒,也许会让你清醒地数着人生每一件失败的事情,清醒到天明。
抑郁期的da特征就是自闭情绪,你可以自闭,这没关系的,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怀着罪恶感去推辞社交,或是强撑着去社交,这对你和身边的人都不好。不过感觉好的时候,也可以跟亲密的人说说知心话,纾解憋在心中的那口气。
请你好好吃饭,就算给自己灌几口粥也好,一定别让胃难受,抑郁期本身就容易郁结于心,有时候沉浸在悲伤里,身体负荷大,更要补充好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学者如金卫东等提出了软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用来诊断具有双相障碍特点但是尚未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抑郁状态,即没有躁狂存在的双相障碍。两者的治liao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人口学特征①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