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面结合共克手机瘾
一方面,思想沟通定规则。家长要以案例形式让孩子懂得手机的利与弊,从内因入手合理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定,如,手机不放在卧室,限定独立使用两小时等。
另一方面,视力检测下决心。家中可设置视力检测表,每周一次检测,随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可通过用完手机后检测和室外活动后检测两种情形进行对比,让孩子直观了解使用手机对于眼睛的伤害,内因外因结合,让孩
不听话孩子教育学校多久毕业
两方面结合共克手机瘾
一方面,思想沟通定规则。家长要以案例形式让孩子懂得手机的利与弊,从内因入手合理制定家庭手机使用规定,如,手机不放在卧室,限定独立使用两小时等。
另一方面,视力检测下决心。家中可设置视力检测表,每周一次检测,随时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可通过用完手机后检测和室外活动后检测两种情形进行对比,让孩子直观了解使用手机对于眼睛的伤害,内因外因结合,让孩子自发决心限制使用手机。
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不少家长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怎样避免孩子手机沉迷。借助同伴效应变“枷锁”为“解放”,家长要善于创造孩子与同学交往的机会,用同伴效应解开手机问题。的时间可以安排一些同学聚会,让孩子跟同伴聊聊天,交流一下生活、学习,还可以安排室外的活动,一起购物、看电影等,通过沟通交流现实的问题和生活,慢慢从虚拟的环境中走出来,看到真实生活的美好和希冀。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你再看看你自己!”我相信从小到大,大多数孩子苦恼的就是父母“为你好”,痛恨的就是父母眼里、口里和心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只可惜,激励孩子的方式千万种,“作比较”却是不明智的教育方式。其实孩子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与其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不如比较两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教育方式和文化素质。孩子本身,反倒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下无辜的承受者。
其实,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别人家孩子”带来的打击。面对学习和生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喜好和特长,作为父母应该学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不是孩子“一露头就打”,“一冒尖就掐”。表面上,经受“打击教育”的孩子恭顺谦卑,实际上,心中已是千疮百孔、痛苦不堪。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