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8.
不锈钢管壳式换热器厂家
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8.维护费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长,清洗方便。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显著增大传热系数。10.应用领域广阔,可广泛用于热电、厂矿、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热、食品、能源电子、机械轻工等领域。11.传热管采用外表面轧制翅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大。12.导流板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形连续流动,导流板间距可根据流速进行调节,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脉动频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1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于粘度低和较清洁的油液换热。
选购机器设备肯定是一项不简单的技术活,针对管壳式换热器而言一样这般,有关管壳式换热器的选购基本常识和方法,各自反映在哪几个方面呢?这里边的有关知识和众多注重,请追随远望一起来了解一下,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在选购管壳式换热器以前,期待大伙儿对管壳式换热器的特性和运作基本原理,都可以适度的了解和掌握。管壳式换热器工作中是协助大家开展散热的零件,看好的是散热器的换热总面积和排风量。同样的换热总面积,排风量越大散热实际效果越好。
一样的大道理,假如同样的排风量,换热总面积越大,散热实际效果越好。相对性比而言,管壳式换热器散热实际效果如果比较好得话,应用实际效果和使用寿命也会较为长一些,由于较为了溫度过高,会导致零件的耗费。
有关管壳式换热器的选购基本常识和常见问题,远望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到这儿,将来如果有应用要求,请用心的比照和考量。不选购较贵的管壳式换热器,只选购的管壳式换热器。另外远望提示大伙儿,将来一旦有应用要求,请选择靠谱售卖代理商,那样才可以确保大伙儿选购中沒有困惑。
管壳式换热器
1)、热交换器应以大工作压力的1.5倍做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0.4MPa。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不降。
2)、管壳式换热器前端应留有抽卸管束的空间,即其封头于墙壁或屋顶的距离不得小于换热器的长度,设备运行操作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8m。
3)、各类阀门和仪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4)、加热器上部附件(一般指安全阀)的高点至建筑结构低点的垂直净距应满足安装检测的要求,并不得小于0.2m。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生产步骤
首先计算出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选择合适的换热类型。按照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任务,进行传热计算;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环境;确定流体在换热器管内的流动,换热器两端的温度,进行定性温度计算,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理性质;计算出管式换热器的平均温差,并按照温差修正系数的原理,确定壳程数或调停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的终温度。
按照两流体管换热器的温差及设计要求,确定换热器的类型;按照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流体的特性和设计经验,选择总传热系数值;按照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速率方程,开端计算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并按照换热器的根本尺寸或系列尺度设备的规格进行选择。并按照原设备规范计算管壳侧压降,计算管壳侧流量和压降。
检讨计算成果是否合理或满足工艺要求。假如压降不相符要求,要调停流速,确定管侧和折流板间距,或选择其他类型的换热器,计算压降,直到满足要求;计算了管壳式换热器的总换热系数,并计算了管壳侧的对流换热系数,确定了污垢阻力,然后计算总换热系数,然后与数值进行比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