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铝翅片管的应用与工艺说明
1.铜管铝翅片管,其是属于翅片管吗?其是否可以用于散热器中?
铜管铝翅片管,其从属性这一点来看,其是属于翅片管的,因此,这一问题的是肯定的。由于这一种翅片管的用途,主要是为加热和冷却这两个方面,所以,其用在散热器上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具体是什么?
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其具体来讲的话,是先将铜管和
铜铝复合翅片管零售
铜管铝翅片管的应用与工艺说明
1.铜管铝翅片管,其是属于翅片管吗?其是否可以用于散热器中?
铜管铝翅片管,其从属性这一点来看,其是属于翅片管的,因此,这一问题的是肯定的。由于这一种翅片管的用途,主要是为加热和冷却这两个方面,所以,其用在散热器上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具体是什么?
铜管铝翅片管的制造工艺,其具体来讲的话,是先将铜管和铝翅片进行松套配合,然后是进行机械或液压涨管。即为,把铜管涨大,以便将铝翅片涨压到铜管上,从而,来得到铜管铝翅片管。
3.铜管铝翅片管中,对于不同规格尺寸,是否其铜管间距和排距是不一样的?
这个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其为是。即为,如果铜管铝翅片管规格尺寸不同的话,那么在铜管间距和排距上,肯定是不同的。比如ф9.52的铜管,其间距为25.4mm,排距为22mm。而ф12.7的铜管,其间距为31.75mm,排距为27.5mm。
4.铜管铝翅片管用在散热器上,其具体名称是什么?其的型号表示,应包括哪些内容?
铜管铝翅片管,其用在散热器上的话,那么我们将这种散热器称之为铜管铝翅片散热器。其的型号表示,在具体所包括的内容上,是有长度、宽度和耐热度这三个,缺一不可,所以任何一个都不能被遗漏掉。
铜铝复合翅片管零售铜铝复合翅片管零售铜铝复合翅片管零售铜铝复合翅片管零售
翅片管需要对哪些因素有所掌握呢
翅片管需要对哪些因素有所掌握呢?虽然说有了翅片管,人们对取暖因素就不必太过担忧,但是还是需要对某些因素掌握好,才能更好的使用。
有很多用户都会觉得安装好了钢制板式散热器可室温感觉还是不达标,这是很多冬季采暖用户所担忧的问题。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室n供暖温度呢?
1、装修时不要加装暖气罩,以免影响暖气的散热效果。如果已经安装了暖气罩又无法拆除,需要打开散热罩,如果打开会影响美观,可以把散热罩倒装,让百叶网朝上使用,可以使暖气罩里面的热量散发出来。
2、供热初期的不热现象多半是因为气堵造成的,因为刚开始供热时,管道里其实是水和空气的混合物,空气排放不会产生气堵现象,影响水循环。市民要注意及时将暖气片中的空气排空。机杆的强度大大下降,翅片管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断杆现象,给配件制造造成很大的难度,外购213元l件,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有时候空气不能一次性排净,如果暖气不热,要注意随时排空家里暖气设备里的空气。
3、每天要保证通风2至3次,每次5至10分钟,通风时要打开所有的门窗,在短时间内实现空气的交换,如果长时间半开窗,翅片管不但通风效果不明显,而且热量也会散失,特别是暖气片在窗户下面时,这种浪费会更严重。
4、 一般来说,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湿润的空气比干燥的空气更容易让人感觉到温暖,所以可以通过绿色植物或加湿器来保持空气湿润,湿度在35%至70%为宜。
5、采暖管网供水温度低,会导致暖气片温度低。
6、房屋保温效果不好。如墙壁、门窗为非节能型材料,传热系数高;门窗年久失修,密封不严,冷风渗透量过大;经常开关门窗,热量损失大。
7、因室内装修,改动房屋结构,造成房间面积变化;改动供暖设施,如变动暖气片位置、增大暖气片面积、改动暖气片供暖方式、覆盖暖气片等,都会导致供暖管网的运行工况发生改变,影响暖气片散热,造成供暖失衡,甚至影响单元楼内的其他住户。
8、室内管网年久失修,管内锈垢堵塞,会严重影响热水循环,造成室内温度上不去,尤以一楼影响z大。
翅片管式冷却器
翅片管式冷却器:主要由管束,集管或管箱,支架等构成。
管束:主要由翅片管与管板组成。翅片管是为了提高冷却效果,一般采用增加管外传热面积,强化管内换热。
我公司生产的翅片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皱褶型翅片管
2.高频焊翅片管
3.高频焊螺旋翅片管
4.钢铝复合翅片管
5.绕片管
6.轧片管
7.整体套片管(涨片管)
等几种形式的翅片管。
翅片管式冷却器的翅片管侧的介质的传热系数比管内的要小的多,所以采用在冷却管外加装翅片,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判断翅片管换热器优劣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一些使用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找出哪个翅片管换热器的分路情况是完全满足以上设计原则和思路的,所以就很难给出一个判断翅片管式换热器分路优劣的标准。如果是采用紫铜管的话,还可以有很好的耐压性能,其的工作压力可以有所提高。图6是我部门两排管及三排管换热器所采用的一些比较常用的分路方法(智能多联机由于考虑到多台压缩机共用冷凝器的情况,还有比较复杂的分路方法,由于情况比较特殊,在此暂不予讨论)。两排换热管的分路方案1、2、3在我部门均有使用,其中数码多联及智能多联较多采用方案3的分路方法,其它机型则较多采用方案1、2两种分路方案;三排管的分路大家都较普遍地采用了方案4的思路,但有国外样机采用的是方案5的分路方法,但实际情况表明其效果不如方案4。
具体采用哪种分路方案能够更好地提高换热效果是我们下一步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机芯杆与罩头之间加8的小弹簧,以保证机芯对铝盖的校正和出瓶。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无法具体地从量化的角度去判断一种分路方案的优劣,只能定性对其分路效果加以判别,那就是通过翅片管换热器出口的温度均匀性来判定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但是否意味着只要换热器出口的温度是相对均匀的(例如出口g温度与d温度之差在1℃以内),就可以说这个翅片管换热器的分路效果是好的呢?本人的意见是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以蒸发器为例:单从提高换热效果来讲,应该保证整个蒸发器内都充满两相液体才会取得z好的换热效果(因为制冷剂的潜热交换能力要远远大于显热交换能力),但是如果蒸发器出口状态仍为两相介质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压缩机液击的可能性。目前有一种思路是通过加大汽液分离器的容积来控制回液,从而使蒸发器内尽可能多地存在两相状态,但汽分的增大不但增加了成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液压缩的发生,所以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增加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这样在蒸发器后部一段管路中基本上已经是气态制冷剂,其显热换热效果已经很差了,也就是以牺牲系统部分性能的方法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经验表明蒸发器出口保证有3 ̄5℃的过热度已经基本可以避免压缩机液压缩的发生。翅片管是由内壁加工有槽道的两端密封的铝(轧)翅片管经清洗并抽成高真空后注入j液态工质而成,随注入液态工质的成分和比例不同,分为KLS低温翅片管换热器、GRSC-A中温翅片管换热器、GRSC-B高温翅片管换热器。对冷凝器也是一样的道理,是为了保证有一定的过冷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