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管理中,资产调拨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尤其是有众多网点或者分公司的集团性企业。而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下的调拨,不仅需要手写调拨记录,还需要再Excel报表中更新资产的状态、使用部门、使用人等,耗时耗力,而且查询起来很不方便,容易出现资产流失、去向不明等情况,降低了资产价值。
而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调拨问题,让资产调拨更规范,减少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方案
在资产管理中,资产调拨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尤其是有众多网点或者分公司的集团性企业。而在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下的调拨,不仅需要手写调拨记录,还需要再Excel报表中更新资产的状态、使用部门、使用人等,耗时耗力,而且查询起来很不方便,容易出现资产流失、去向不明等情况,降低了资产价值。
而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调拨问题,让资产调拨更规范,减少资产流失,落实员工责任。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调拨流程。
1、权限管理
通过权限管理,资产管理员可以合理分配部门账号,每个部门的账号只能管理其部门下资产,不能管理其他部门资产,确保了资产使用安全。
2、创建调拨单
登录部门负责人账号,然后创建一张调拨单,填写好需要调拨的部门、调拨接收人、调拨原因、存放地点、需要调拨资产等信息,再进行提交。
3、审批调拨申请
调拨单创建好后,资产管理员会收到审核提醒,对改调拨单进行审核,查看调拨申请是否符合需求。若无问题,将调拨单进行打印,给到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反之则审核不通过。
4、资产数据实时变更
调拨成功后,这些资产的使用人、使用部门、使用状态和存放地点会自动进行变更,无需手动更新,落实员工管理责任。
5、资产卡片更新
在资产入库后,每个资产都会生成一张资产卡片,记录改资产的基础信息和使用轨迹。因此当资产调拨成功后,资产卡片也会记录这次的调拨记录,方便了解该资产的使用情况。
由此可见,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调拨功能,不仅规范化了资产调拨操作,而且还减少资产调拨工作量,提升了资产使用价值。
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因其方便快捷,无需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中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因此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
那么当RFID技术融入到资产管理当中去,会产生哪些效益呢?
1、每个资产标签不易脱落、污染,且可重复利用
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结合RFID标签打印机,可以给每张RFID标签写上资产数据,包括资产二维码、名称、条码编号、入库时间等等,方便后续进行资产辨认和盘点。而且这些RFID标签粘贴牢、不易脱落、可以重复利用,可以节约不少标签成本。
2、实时更新每个资产数据
每当资产有了新的变动后,比如使用状态、使用人、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资产管理员利用RFID手持设备,扫描一下RFID标签上的二维码,即可知道每个资产现在的数据,包括使用状态、使用人、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无需时常更换标签,也能了解资产实时状态。
3、资产盘点
我们知道,资产盘点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尤其是在大企业、集团,资产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分布散,盘点起来非常不方便。但是有了RFID盘点之后,盘点也可以变得非常轻松,准确的。
首先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上创建好盘点单,资产管理员在RFID手持机中查看盘点任务,了解需要盘点那些资产。前往盘点地点后,开启RFID手持设备读取功能,便会自动读取5-6米内贴有RFID标签资产,实现“散步式”盘点,走到哪里盘点到哪里,即便是在角落的地方也可以轻松读取到,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盘点完成后,还会生成盘点、盘盈和盘亏报表,帮助资产管理员整理资产,实现实账一致。
4、资产出入库记录
通过的出入通道装上RFID阅读器,可以实现对资产RFID标签进出的识读,并对异常的资产进出进行告警,并在后台记录异常进出记录,确保了贵重资产的安全。
固定资产管理有三大目标:减少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