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 日本许多厂家就开始研制用于汽车刹车鼓、汽缸体、变速箱体等大中型铸件的自动去毛刺机。由于这种去毛刺机械对零件的适应性差、价格贵等因素未能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但这为后来发展起来的铸件去毛刺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理论研究方面, 1958 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奥岛发表了“关于切削过程中的毛刺现象” 的, 对产生毛刺的现象及毛刺的分类进行了论述。1959 年, 宇都宫大学隈部发表了
型材去毛刺机
1953 年, 日本许多厂家就开始研制用于汽车刹车鼓、汽缸体、变速箱体等大中型铸件的自动去毛刺机。由于这种去毛刺机械对零件的适应性差、价格贵等因素未能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但这为后来发展起来的铸件去毛刺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理论研究方面, 1958 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奥岛发表了“关于切削过程中的毛刺现象” 的, 对产生毛刺的现象及毛刺的分类进行了论述。1959 年, 宇都宫大学隈部发表了题为“ 用振动切削减少毛刺的探讨”的。
电解利用电解作用去除金属零件毛刺的一种电解加工方法,英文简称 ECD 。将工具阴极(一般用黄铜)固定放置在工件有毛刺的部位附近,两者相距一定的间隙(一般为 0.3 ~ 1 毫米)。工具阴极的导电部分对准毛刺棱边,其他表面用绝缘层覆盖起来,使电解作用集中在毛刺部分。加工时工具阴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工件接直流电源正极。压力为 0.1 ~ 0.3 兆帕的低压电解液 ( 一般用或水溶液 ) 流过工件与阴极之间。
自动化实现表面去毛刺研磨刷纤维研磨刷能够承受高达 150°C 的工作温度。即使在没有冷却液的应用下,也能工作。此外,研磨刷具有强的抗水性,不会受冷却液影响其研磨性能。 [2] 去除工件的毛刺,尤其针对较薄的加工件和工件的边缘。表面研磨:管道、连接口、和轴的研磨。内孔在冲压或激光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可使用研磨刷去除。汽车的精密金属零部件保持多个边缘不存在毛刺。在不平的表面上进行研磨。

设备性能与特点:
1)内外轮廓去毛刺、倒圆角精加工,由于是柔性加工所有经过抛光、刷磨和贴膜处理的钣金件, 不伤表面及覆膜。
2)设备主轮正逆多方向自转配以交替公转,达到真正的连续可变万向多角度打磨,毛刺去除干净的同时对产品棱边均匀的倒圆弧角,使产品光滑不刮手、美观一致性。
3)适用于数控冲剪机加工等平面或相对同一平面钣金件孔内毛刺去除;激光切割后产生的毛刺去除;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产生的熔渣去除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