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岁本乐长老书法作品
本乐长老,1918年出生,15岁出家于湖北新洲报恩寺,法名“常教心安”,号“本乐”。1936年至武汉归元寺受比丘三堂大戒,戒和尚为隆山本坤大和尚。戒期毕至武昌宝通禅寺禅堂修习禅法四年,得当时宝通禅寺支持问贤长老器重,留作侍者。后住归元寺禅堂继续禅修,得当时归元寺方丈通林本慈大和尚留作侍者,并担任三坛大戒三师父。1941年(时年23岁)应恩师传久大
104岁本乐长老书法作品定制
104岁本乐长老书法作品
本乐长老,1918年出生,15岁出家于湖北新洲报恩寺,法名“常教心安”,号“本乐”。1936年至武汉归元寺受比丘三堂大戒,戒和尚为隆山本坤大和尚。戒期毕至武昌宝通禅寺禅堂修习禅法四年,得当时宝通禅寺支持问贤长老器重,留作侍者。后住归元寺禅堂继续禅修,得当时归元寺方丈通林本慈大和尚留作侍者,并担任三坛大戒三师父。1941年(时年23岁)应恩师传久大和尚召唤,回仓埠报恩寺任主持。1945年任国民太虚大师的侍者、维那,是太虚大师“人间”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者和追随者。1946年获入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修学,1949年获武昌佛学院研究生资格。1950年担任武昌佛学院兴办的义学“大雄小学”校长(后变更为武昌首义路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1993年武昌佛学院复办,担任武昌佛学院教导主任,僧迦教学及管理。1998年应地方邀请,以八十岁高龄出山,主持重建祖庭报恩寺(后更名为报祖禅寺),历经六年艰难困苦,终得圆满。2003年10月,宝祖禅寺宝刹落成,当代高僧本焕大师(本乐老和尚的同门师兄)亲临主持诸佛菩萨圣像开光盛典,同时传授法脉于本乐老和尚为禅宗临济宗第四十五代法嗣。
本乐长老书法
本乐法师是武汉报祖寺退居方丈,是现代太虚大师健在的弟子。法师自幼出家于新洲仓埠报恩寺,并礼该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为依止师,获赐法名心发,号本乐,与世寿106岁的本焕长老是同门师兄弟。
1936年,本乐法师于汉阳归元禅寺受具足大戒。戒期圆满后,住武昌宝通禅寺禅堂,修习禅法四年,足不出户,颇多悟证。深得当时宝通寺住持问贤长老器重,留作侍者。当时,宝通寺与江苏的金山寺、高曼寺、浙江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并列禅宗道场。
1939年,拜别问公,转住汉阳归元禅寺禅堂,禅功更上层楼。
1941年,应仓埠报恩寺住持传久老法师之请,荣任该寺方丈。期间,本乐法师依报恩寺施粥赠药,活人无数,远近。
1944年冬,为报效开山始祖璜定老和尚,本乐法师礼请武汉归元寺,宝通寺,普渡寺诸大业林50余味高僧大德,一方面举行息灾护国水陆法会,施设焰口,广作佛事,超度阵亡将士,一方面开期传戒,受戒法子200余人。整个法会凡40天,寺外炮声隆隆,林弹雨;寺内清净庄严,有条不紊。从此,报恩寺声誉鹊起,轰动中原。
本乐长老书法墨宝《放下》
放下懒惰
每个人都能想到赚钱的方法,但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富翁呢?因为只有一步一步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人,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
奋斗改变命运!绝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放下消极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即使是阴雨绵绵,哪怕是一米的缝隙都要挤出阳光!每次打算放弃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每一缕阳光在都为了照耀你前进的路而明亮着!
绝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好的自己。
放下抱怨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抱怨无法改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
每一颗珍珠,都是为了包容沙石而凝聚;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不要总是烦恼生活。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放下犹豫
你犹豫的时间,就会有多少人比你先踏出了这一步。有时候决定结局的,不是你走出这一步会遇到什么样的事,而是你有没有迈出这一步。
立即行动成功,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
放下狭隘
心胸决定了视野,心宽,天地就宽。井底之蛙的世界永远只有碗口大小,它无法理解蓝天无边无尽,江河川流不息的美丽。有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时候,也试着换到对方的位置思考、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不要只顾自己的得失之利。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放下怀疑
多虑的人,往往累的是自己。有疑惑,一定要去询问,去解决,千万不可凭自己的想法就给他人下定义,这样不仅会让你失去朋友,更会让你失去对别人信任的能力。
心存疑虑,做事难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以自己的怀疑,认定他人的思想,不要猜疑他人,否则只会影响彼此间的情谊。
一个人既要有追求和向往,也要学会摒弃和松手,迎接将要到来的美好,也要挥手告别不如意的一切。
那些紧紧攥在手里的过去,是时候说再见了;那些念念不忘的感情,不去期待回响了;那些纠结于心的烦恼丝,今日起一刀两断。你想跟谁说这句“放下吧”,就把这篇文章告诉他,也许就化解了他的一难,舒开了他的眉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