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气动力、离心力后计算得到烘干机风扇导叶数目变化后动叶的应力基本没有影响,动叶吸力面的近叶顶部位等值线沿叶高方向近似呈倒S 分布且应力较小; 叶根部分布应力较为复杂,较大值位于叶根中部与轮毂接触位置,此处是由于承受较大的径向离心力、垂直于烘干机风扇叶片表面的气动力和扭曲的叶型结构共同作用造成; 级等效应力稍微高于第二级等效应力,这是由于离心力沿径向,而
烘干机风扇
加载气动力、离心力后计算得到烘干机风扇导叶数目变化后动叶的应力基本没有影响,动叶吸力面的近叶顶部位等值线沿叶高方向近似呈倒S 分布且应力较小; 叶根部分布应力较为复杂,较大值位于叶根中部与轮毂接触位置,此处是由于承受较大的径向离心力、垂直于烘干机风扇叶片表面的气动力和扭曲的叶型结构共同作用造成; 级等效应力稍微高于第二级等效应力,这是由于离心力沿径向,而气动力垂直于叶片表面,气动力的作用效果抑制离心力作用效果造成的,但气动力作用效果影响较小; 总变形近似沿对角线方向由小到大发生变化,烘干机风扇叶根处变形基本为零,较大值变形位于叶顶后缘。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引风机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设备,其烘干机风扇运行性能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稳定与经济性运行。由此可知导叶数目变化后,对叶片总变形基本没有影响。
烘干机风扇在静应力强度分析中,通常选取材料的屈服极限作为极限应力,基于第四强度理论对叶片进行强度校核。烘干机风扇垂直振动:可考虑产生风扇的基础,上下连接螺栓,风扇的固定部分引起振动。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σ]= σs /ns,其中σs是材料的屈服极限,ns为材料的安全系数,一般对于弹性结构材料加载静力载荷的情况下,ns = 1. 5 ~ 2。叶片材料为ZL101,其屈服强度σs = 180 MPa,ns = 2,计算叶片的许用应力为90 MPa,而叶片较大等效应力的峰值为21. 3 MPa,远小于叶片许用应力,因此改型后方案三强度仍满足要求。在叶片刚度方面,前面分析知,气动力作用效果对离心力效果有抑制作用,方案三全压相对于原风机有所增大,较大变形有所降低。
烘干机风扇运行漏油。如果主轴密封为骨架密封和O形圈漏油,则在叶轮端用拆卸工具拆下叶轮,更换密封;在联轴端,无需拆卸工具即可更换密封。如果油站的流量和油压太大或太高,导致空气平衡管堵塞,导致轴承箱正压和漏油,则应在调整油站的油压和油量的同时,将空气平衡管拆下,用压缩空气吹通。信号分析系统的参数是在传感器、采集仪器和计算机准确连接后设置的。当温度计漏油时,先拆下温度计,再加铜垫,涂上密封胶。烘干机风扇轴承箱进出口油管漏油可通过加铜垫解决。如果接头处漏油,可以更换并紧固卡套。烘干机风扇叶片泄漏有两种情况:a)稀油润滑的叶柄泄漏可以通过添加美孚600油或更换油来解决;b)液压缸泄漏,轮毂中充满油,叶片漏油,需要拆下液压缸,找出漏油原因。风机叶片的漂移和相邻叶片的异步化。在动态调节风机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叶片漂移,风机扩压器振动和气流声不好。解决方法是停机后取下上盖,打开轮毂盖,取下漂移叶片叶柄调节杆,用酒精擦洗叶柄和调节杆的接触面,然后复位拧紧,再加10%~15%的附加扭矩,对非漂移叶片加相同的扭矩,组装后,加液压IC气缸必须重新对齐。
烘干机风扇的每一次计划检修返回工厂,对液压缸进行解体检修。同时,安装时应严格控制液压缸和轮毂中心不超过0.03mm,以减少控制头轴承、衬套和主轴的异常磨损,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液压缸滑阀卡死。计算区域包括入口区域、管道区域、烘干机风扇的旋转叶轮区域和出口区域。液压缸滑阀卡阻故障是在风机操作叶片时,在某一开度附近突然开启或关闭。例如,2012年7月12日,1号机组DCS发出风机电流差报警。风机1A电流由56A突然下降到49A,风机1A开度由54%变为59%。当风扇1b运行到60%左右时,它会突然打开。当风扇1B停止时,更换液压缸是正常的。断裂的液压缸发现控制液压缸活塞进回油的滑阀杆卡在阀套的各个位置。造成卡阻的原因是阶段对液压缸进、回油管进行改造后,未采取清洗措施将油管拆下,导致油管内焊渣直接进入液压缸,造成液压缸阀套油中的杂质颗粒。内壁有毛,使茎不能灵活移动。对策:油管维修后,必须将油管拆下清洗干净。同时,定期检查烘干机风扇并更换润滑油,清洗油箱内的杂质,及时更换滤芯。(3)液压缸或油封或接头处漏油。对策:每计划回厂维修更换液压缸密封件,防止液压缸密封件老化损坏,做好试压和质量检查。在安装过程中提高现场维修技术水平,防止接头漏油。



从烘干机风扇不同位置和X、Y、Z三个方向的周向振动来看,风机下部固定在底座上,比其他三个周向位置振动小。风机顶部水平振动为严重,主要为1159.86赫兹和1351.40赫兹、1828.22赫兹等高频振动。采用多孔叶片后,风机的声压级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随振幅的不同而降低,中、低频段噪声降低幅度大,宽带噪声成为风机的主要噪声源。总体而言,烘干机风扇振动主要是两级叶轮叶片通过频率与1159.86赫兹之和引起的,其次是高频气动力引起的振动和风机基频的倍频。风机振动主要为1351.40赫兹、1640.75赫兹、189.91赫兹和238.82赫兹。风扇基频的第四个频率189.91赫兹与风扇罩的第五阶固有频率193.70赫兹相似。可能发生共振。应通过优化风机结构来避免共振,以避免风机的基频和倍频。
1)对烘干机风扇机壳阶固有频率进行模态试验。风扇基频的第四个频率与外壳的第五个固有频率相似。应通过优化风机结构来避免共振。
2)风机进出口振动较小,振动频率主要为风机基频及其倍频。两级叶轮和电机振动较大,主要是由流场气动力引起的高频宽带振动引起的。
3)由于风机下部固定在底座上,产生的振动小于周向位置。风机顶部的水平振动为严重。可以考虑在顶部安装一个减震器以减少振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