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怎么施工?
1、基面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无渗漏,无平处须先找平,渗漏处须行堵漏处理,阴阳角应做成圆弧角。
2、按规定比例取料,如需要加水,先加在液料中,用搅拌器边搅拌边加入。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团粒(搅拌时间3分钟以上,好不要用手工搅拌)打底层涂料的重量比:液料∶粉料∶水=〈Ⅰ〉10∶7∶10,〈Ⅱ〉10∶12∶10,下层
聚合物抗裂砂浆批发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怎么施工?
1、基面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无渗漏,无平处须先找平,渗漏处须行堵漏处理,阴阳角应做成圆弧角。
2、按规定比例取料,如需要加水,先加在液料中,用搅拌器边搅拌边加入。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团粒(搅拌时间3分钟以上,好不要用手工搅拌)打底层涂料的重量比:液料∶粉料∶水=〈Ⅰ〉10∶7∶10,〈Ⅱ〉10∶12∶10,下层,中层和上层涂料的重量的配比为:液料∶粉料∶水=〈Ⅰ〉10∶7∶0~1.〈Ⅱ〉10∶12∶0~2.上层涂料可加颜料以形成色彩层。在规定的加水范围内,斜面,顶面或立面施工不加或少加平面施工应多加些。
3、选择适当的工具(滚筒,刷子或刮板等),依照相应工法:按打底层→下层→上层的次序逐层完成。
4、保护层或装饰层施工,须在防水层完成2天后进行。抹砂浆时,为了方便施工,可在防水层后一遍涂覆后,立即撒上干净的中粗砂。液料∶粉料=10∶20~30调成腻子状,也可作粘贴,密封材料。
聚合物砂浆的作用机理
聚合物砂浆结构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包含了物理和化学2种作用方式,使得其改性原理较为繁杂。虽然关于聚合物砂浆改性机理的研究很多,但均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主要是从2个方面对其改性机理进行研究:聚合物胶结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聚合物与水泥相互作用机理。 被普遍认可的2种聚合物胶结原理是吸附和扩散。吸附是指聚合物分子刚分散到砂浆中时,在范德华力、氢键和某些化学力作用下,与砂浆中的水泥颗粒和水化产物相互吸引靠近,产生一定的粘结力。随后,水泥水化产生阳离子(Ca2+,Mg2+,A13+),若聚合物中含有羟基(—OH)、羧基(—COOH)、碳碳双键(C=C)、胺基(—N—)、醚基(—O—)等官能团,这些阳离子和官能团可视为具有电子提供能力的Lewis碱和Lewis酸,聚合物与水泥浆在酸碱结合作用下相互粘结。扩散作用是指聚合物分子在热运动、电性能及物理搅拌作用下,其柔韧性链状结构相互交织、扩散,达到胶粘。
随着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推广应用,许多学者从微观结构方面对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改性作用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聚合物改性机理存在许多差异。在众多学者研究的机理模型中,的是日本大滨加严(Yoshihiko Ohama)的Ohama聚合物成网模型和Konietzko双重网模型。Ohama模型指出,形成聚合物砂浆结构的过程需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在搅拌过程中聚合物颗粒均匀分散在水泥浆体中,伴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水泥凝胶逐渐形成,体系中的Ca(OH)2也达到了饱和状态,部分聚合物颗粒吸附在水泥凝胶与未水化的水泥颗粒表面。第2阶段:随着水化继续进行,水分不断减少,水泥凝胶出现孔隙结构,部分聚合物逐渐填充于毛细孔隙中,随着毛细孔中水分的减少,聚合物颗粒发生絮凝,在水泥水化凝胶产物及未水化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并与骨料相粘结,而部分聚合物填充了水泥凝胶体系中的大孔隙。第3阶段:随着水化过程的推进,絮凝的聚合物颗粒终形成连续的聚合物网结构。Konietzko指出,Ohama模型并不适用于解释所有的聚合物砂浆结构。Konietzko模型分为4个阶段,前3个阶段与Ohama模型基本一致,第4阶段为聚合物膜与水泥硬化浆体都形成空间连续的网状结构,相互交织形成双重网状结构并将集料包裹在中间。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抗裂性、防水性、粘接性的一种功能性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是以水泥、细骨料为主要原材料,以高分子聚合物乳液或再分散性乳胶粉和其他添加剂等为改性材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而成具有抗渗性的防水材料。
聚合物在水泥砂浆体系中形成交叉网络,封闭砂浆内的连续空隙,使砂浆吸水率降低,从而提高其抗渗性,聚合物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浆的粘结性能和柔韧性,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