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咨询
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是一套集企业能源系统审核分析、用能机制考察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核算评价为一体的科学方法,它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
能源审计咨询
什么是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咨询
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是一套集企业能源系统审核分析、用能机制考察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核算评价为一体的科学方法,它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
能源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能源审计是用能单位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节能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能单位开展节能工作,首先应进行一次而详细的能源审计,摸清在能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从而实现节能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以保证节能工作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1.分析评价在能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状况和水平。
2.分析排查在能源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3.分析研究存在的节能潜力。
4.提供改进能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建议和方案。
能源审计是节能工作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手段,是对用能单位进行的“健康体检”!
能源审计的历史
1973年爆发次石油危机,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的经济,国际舆论开始关注起世界“能源危机”问题。能源审计是发达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倡导,起源于美国,1977年美国联邦正式使用能源审计这一术语。
开展能源审计工作规模较大的是英国。英国叫“能源调查”,日本称为“能源诊断”。
在我国,1979年有人从监督的角度提出了能源审计概念,原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在1983年9月7日人民日报《科学技术节能》一文中也提出了能源审计一词,并提出:“能源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严密的能源消费审计和监督。”
1990年南阳市开始做能源审计,1995年原经贸委确定南阳为能源审计试点。
1997年 发布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2001年 原计委在南京召开了能源审计研讨会。
2006年10月 发改委等五部门开展十一五“千家企业节能活动”,与签订节能目标,能源审计作为硬性要求。
2008年4月1日 实施新的《节能法》,把能源审计纳入法律程序,规范技术标准。
2012年5月9日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组织“千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 ——冀发改环资〔2012〕464号。
2017年1月5日 河北省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冀公节能办〔2017〕1号。
能源审计资料准备
能源审计资料准备
根据审计内容、审计工作小组应要求节能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作好以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企业简介和主要产品工艺规程;
(2)能源管理制度、节能管理运行记录(工作计划、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定额考核、工作总结等);
(3)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资料;能源计量原始记录、报表、台账;
(4)能源购入凭证、,能源库存记录;
(5)能源统计报表、台账、分析报告和企业审计期能源网络图;
(6)产品产量(包括制成品、在制品或半成品、次品数量及根据行业规定的折算方法折算成标准产品等)报表;
(7)企业能源成本核算资料;
(8)各工序或车间及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记录;
(9)设备台账、燃料(煤、燃料油)化验分析台账;
(10)企业能量平衡报告,设备能源效率测试报告;
(11)企业节能措施的有关资料(项目总结报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报告表等);
能源审计
各重点用能单位、牵头部门和相关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进度要求推进接入端系统建设,及时将数据接入省级平台或平台并实现每日上传,确保上传数据质量。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端系统要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接口协议和安全要求,基础软硬件选择必须符合在安全可控方面的要求,接入端系统在线监测数据要确保来源于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器具。
上传的数据应包括重点用能单位消耗的石油、煤炭、电力、、热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数据,个别不具备条件的重点用能单位,经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在2020年底前确保实现用电数据的在线监测和数据上传的情况下,可逐步接入其他能源品种数据。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本着集约建设、互联互通的原则,开展覆盖全部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管控系统建设,整合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为本单位节能挖潜、降本增效提供支撑。各地区应加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切实发挥系统作用。
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通过联合等方式加强监管,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未按要求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未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