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总体结构
(1)溶盐装置单元;(2)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3)电解电极总成;(4)酸洗装置;(5)整流电源;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对自来水进行消毒还正处于推广阶段。(6)次lv酸钠存储装置;(7)次lv酸钠投加装置(8)排氢装置;(9)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2.3主要部件性能描述溶盐装置单元:将原料盐进行
小型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质量
2.2 总体结构
(1)溶盐装置单元;(2)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3)电解电极总成;(4)酸洗装置;(5)整流电源;次氯酸钠消毒技术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对自来水进行消毒还正处于推广阶段。(6)次lv酸钠存储装置;(7)次lv酸钠投加装置(8)排氢装置;(9)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2.3主要部件性能描述溶盐装置单元:将原料盐进行溶解,配置成饱和盐水。
稀盐水罐及输送单元:饱和盐水在此自动稀释成3%-5%的稀盐水。
电解电极总成:阴阳电极全部采用纯钛TA1作为基材制作;涂层使用寿命免费保用5年,可重复涂层、重复使用约20年以上,此种电极使用寿命长,过电位较低,析氯电流,节能效果好。
酸洗装置:电极使用一段时间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导致电极钝化影响电解效率,因此设置酸洗装置,定期对钝化的电极进行清洗,恢复电解效率。
次发生器原理概要
次发生器电解主反应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NaCL+ H2O = NaCLO + H2↑
电极反应:阳极: 2Cl- - 2e → Cl2 阴极: 2H+ + 2e → H2
溶液反应: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电解盐水型次发生器的电解过程是一个电化学的反应过程,它的原材料就是盐和水,制成次溶液纯净,该化学原理虽然简单,但影响经济的技术指标很多,所以次发生器电解电极的设计要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根据结构紧凑合理、运行节能、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设备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来设计制造。8%左右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溶液中次氯酸钠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具有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次发生器性能特点
◎自动溶盐罐:按一定比列投加固体盐,待初次溶盐程序结束(自动结束)后,再次投入固体盐,处于盐与水的混合状态,可保持槽内一直有未溶解盐,处于饱和湿盐状态,保持盐位处于高位和低位之间即可;
◎溶盐过滤器:滤除工业盐溶解后饱和盐水内的颗粒杂质,确保杂质不会进入次发生器系统,保证次溶液纯净度,饮用水不受任何污染。
自动次氯酸钠防腐计量投加泵:变频投加与在线余氯仪及控制中心组成成套闭环投加控制系统,余氯监测仪对样水的余氯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把数据转化为4~20mA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PLC,控制中心对该数据进行运算后输出信号对等4~20mA给变频器,从而控制投加计量泵的流量,获得管网余氯的稳定值,实现闭环、可靠、稳定、安全的变频投加、监测及控制。次氯酸钠溶液的储存寿命和稳定性是受其自身的次氯酸根离子影响的,由于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所以在存储的过程中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能够引起其化学性质变得更加不稳定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时间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