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相信大家对板式换热器已经是不陌生了,但对于想进一步了解本产品的相关知识的客户来说这些内容还是不够的。今天小编就将关于板式换热器的作用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让大家对板式换热器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这样大家在购买使 用板式换热器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请看下面的具体阐述吧:板式换热器在系统中的作用,板
采暖板式换热机组定做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相信大家对板式换热器已经是不陌生了,但对于想进一步了解本产品的相关知识的客户来说这些内容还是不够的。今天小编就将关于板式换热器的作用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让大家对板式换热器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这样大家在购买使 用板式换热器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请看下面的具体阐述吧:板式换热器在系统中的作用,板式换热器只具有中间过渡的作用,不具备加热(冷却)的作用,故要求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温差越小越好,从调查实侧数据可知,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井水温差仅为5℃,温差范围较小,若板式换热器损失1℃温差,则效率将降低20%。
产生原因:①运行系统管路未进行正常吹洗,特别是新安装系统管路中许多脏物(如焊渣等)进入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由于板式换热器流道截面积较窄,换热器内的沉淀物和悬浮物聚集在角孔处和导流区内,导致该处的流道面积大为减小,造成压力主要损失在此部位。② 板式换热器选型时面积偏小,造成板间流速过高而压降偏大。③ 板式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板片表面结垢引起压降过大。
实例:我厂为新疆用户提供了BR10型板式换热器,用于水一水换热的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供水设计温度为130℃。在换热器设计选型时,传热导数偏高,接近5 500 w/(rn ·K),而实际应在3 500 w/(rn ·K)。同时,设计单位在水泵选型时流量余量又偏大,造成换热器二次侧介质板间流速超过1 m/s,实际运行压降在0.2~0.3 MPa,使得二次网水力平衡严重失调。
处理方法:① 清除换热器流道中的脏物或板片结垢,对于新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板片表面水垢(主要指CaCO3)时,选用含0.3 溶液或含0.3 、0.2 、0.1硫酸钾的0.8 溶液作为清洗液,清洗温度4O~6O℃。不拆卸设备化学浸泡清洗时,要打开换热器冷介质进、出口,或安装设备时在介质进、出口接管上安装DN25清洗口,将配好的清洗液注入设备中,浸泡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残留酸液,使pH≥7。拆开清洗时,将板片在清洗液中浸泡30 min,然后用软刷轻刷结垢,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板片与橡胶垫。若采用不拆卸机械反冲洗方法,应事先在介质进、出口管路上接一管口,将设备与机械清洗车连接,把清洗液按介质流动的反方向注入设备,循环清洗时间10~15 min,介质流速控制在0.05~0.15 m/s。再用清水循环几遍,使清水中Cl质量浓度控制在25 mg/I 以下。

板式换热器平均温差法可以计算出换热器能承受多少热量和流量,然后根据这些条件选择合适的板型进行安装,从而得到一个安全的换热器如果在平均温差法的计算下没有选择换热器,很可能会导致已安装的换热器板型不合理,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小编将告诉你一些关于平均温差法的知识点。
1、计算未知温度或流量,通过热平衡方程计算未知温度或流量,计算热负荷Q.
2、根据传热量和流量选择合适的板型。板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工作条件。当流量大、压降低时,应选择阻力小的板式;反之,可以选择阻力系数稍大的板式。
3、估算热交换面积,根据热交换量计算近似热交换面积。
4、选择流程和通道数,初步选择冷热流体的流程和通道数,并据此计算流量。
5、求平均温差。
6、计算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先分别计算冷、热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再计算总传热系数。
7、计算所需的热交换面积。
8、以后计算换热面积。
9、检查压降,允许压降往往成为板式换热器设计的限制因素。有效的设计总是需要足够的允许压降。如果无论如何改变工艺布局,传热负荷、流量和允许压降之间的关系都无法协调,只能制定低效的设计方案。如果在设计中得不到满意的设计方案,可以考虑换板型。
通过以上介绍,应该知道我们平时用的板式换热器,经过重重的设计、计算、生产、安装、实验和测试,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多加注意的。
在蒸汽冷凝传热试验台板式换热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的结论是蒸汽冷凝和部分冷凝两种典型工况下的传热和压降特性,下面的小编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下板式换热器的凝结过程。
当蒸汽在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与壁接触,壁上会发生冷凝。这时蒸汽释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成液体,成为新的热阻。根据蒸汽在墙体上的不同凝结形式,可分为膜状凝结。由于膜冷凝物在板式换热器的壁上形成完整的液膜,冷凝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可以通过液膜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壁上;在珠状冷凝中,传热发生在蒸汽和液珠表面之间以及蒸汽和冷壁之间,因此膜状冷凝的传热系数珠状冷凝。在实际过程中,通常是薄膜冷凝除非对壁面进行预处理或向蒸汽中添加加速剂。
(作者: 来源:)